关注小学数学学困生

时间:2022-03-31 06:26:46

关注小学数学学困生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教学盲区,或者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学困生。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所以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不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使他们成为班级的弱势群体。面对这些同学,我们应该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诚心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教育他

们,用智慧去启迪他们,实现“亲其师,信其道”,让他们喜欢上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我们教师必须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来对待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让任何学生因老师的态度终身受损。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追求进步的愿望,都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应视学生的潜能为教育的资源,给予每一位学生尊重、信任和期待。

总之,作为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有着发展的潜力,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期望学生。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

二、知己知彼,方能百教不殆

学困生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强和作业完成得较差,怕受批评又学会了撒谎,上课发言也不积极等。要想让学困生改变,我们必须对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把准脉,制定有效的学困生帮扶方案。

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思维品质不同。学生思维品质结构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造成学生成绩的差异。如,思维品质好的学生感到数学学习轻松,而思维品质一般的学生则感到数学学习困难。

2.消极的情感、态度。“态度决定成败,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吉格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决定着其学习的成败,学习心理研究和大量的教学实践都证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总是同时发生的,任何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都带有情绪的色彩。

3.家长因素。学困生主要是一些经商家庭的孩子或是一些留守儿童,经商家庭经济富足却时间不够,他们对孩子们放之任之,一个“钱”字了得,使孩子疏于家庭教育;留守儿童更是如此,家长长年打工在外,子女难以接受来自自己父母的教育,都是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

三、学困生转化建议

1.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个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眼里不能只有优生,学困生甚至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我记得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让学生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多数学生首先都回答的是书本上的例子及教室里可以看到的事物,可就是举的手最低的李可涵同学的回答却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微笑地看着他,并请他回答问题,答案是他们家的双灶煤气灶。这是一位平时成绩不在前列的孩子,但他却回答出其他“好”学生没有回答出的答案。我当场让其他同学送给可涵同学以热烈的掌声。他在后来的学习中成绩逐步提高。

2.重组教材,让学生有所作为

由于学困生基础差,教师要在教材处理上做文章,在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授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梯度,分散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基本掌握所授知识。另外,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再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师同仁们,让我们一起善待学困生吧,他们没有优劣,只有差异,让我们伴随他们一起度过快乐的小学时光吧。

(作者单位 山西省左权县粟城学校)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方法 下一篇:高一班级管理的“三点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