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31 02:29:5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展开想象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呢?我的方法是这样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就因为人类卓越的想象力,整个社会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以说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展开想象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呢?我的方法是这样的:

1 通过朗读,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开展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日月潭》一课:“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月光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想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气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日月潭的美景就像是童话中仙境。因为北边的像太阳,所以叫日潭。南边的像月亮,所以叫月潭。让学生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特别是对于诗歌,因为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 巧用插图与想象力和丰富情感的促进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形象的思维活动。想象对理解语言文字,对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低年级学生的想象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例如:我在教学课文《小熊住山洞》时,很重视图画的作用,每一个季节的描写,课文都配有美丽的图画,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体会小熊为什么“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在急需木头房子的时候,小熊是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木的,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3 抓住空白,丰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小鸭子回家》一课,小鸭子回到家后,发生了什么事呢?鸭妈妈会说什么,小鸭子会说什么?这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小鸭子的心情。又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中,课文以狮妈妈对懒狮子说的话结尾:“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却没有交代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的表现,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并达到了练习说话的效果。

4 捕捉质疑点,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洲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

5 让学生在朗读中展开联想,升华情感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上,他们在看、听、读之中,就能凭借直觉和联想去体会,使抽象的文字化为真切的具体的画面,从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让学生边听边看配乐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深情地朗读课文优美的词句,学生听着教师的朗读,看着眼前课件屏幕上出现海底的美丽景色,浮想联翩,从而激起他们热爱大海的情感;再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丰富多彩的想象,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美好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既使教学情景交融,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得到升华,又锻炼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拘形式,随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阔,才能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寻求问题的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达到创新的目的。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