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城市的新简历

时间:2022-03-31 12:33:31

一个老城市的新简历

一直在长沙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我个人并不能为这个城市带来或者改变什么。长沙的问题和国内其他大城市的问题一样,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速度问题。

过去10年里,长沙改变着形象。市区面积由1996年的115平方公里,扩张到2005年的1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996年的133万,增长到2005年的206万。规模扩张的同时,城市功能结构进行着重整与更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城市景观环境日新月异。2005年,长沙的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

据考古证实,长沙古城址自战国始一直未出现突发性变迁,只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古城道路呈方格网状。1914年拆除城垣后,道路格局由方格网加放射状结合。解放后城市生长极快,仍以沿旧城中心向四周扩张为主。

1978年后,因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城市结构也深受影响。旧城区,城市框架变化不大,但土地利用被重构,城市功能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空间结构继续沿老城蔓延,独立于老城区的功能组团亦取得进展,空间形态集中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沿轴向分射发展的趋向。1990年修订、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格局为“一主体、两翼、两组团”的结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结构并未遵循规划要求扩展,而是与转型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住房商品化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紧密相连。

主城区呈四周蔓延式扩张生长,星沙、望城坡开发区及新世纪文化城等的建设速度很快,而坪塘、捞霞组团发展缓慢,城市空间形态处于新的嬗变之中。因此,长沙市规划局于1997年开始,着手组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重新确定“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城市布局。明确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周围组团转移,疏解人口密度,促进城市平衡发展。由此确定长沙在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的空间格局。

长沙的城市规划能力明显增强。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础上,编制了17片分区规划、编制控规86项,控规覆盖面积达396平方公里,主城区覆盖达100%。编制专业规划34项,完成城市设计与重大项目规划设计17项。完成了36个中心村、小康村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基本建立了长沙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长沙城市规划能力位居全国第7位。

1938年“文夕大火”那样的毁灭性的灾难,长沙似乎无力避免。

天生丽质的岳麓山、橘子洲和湘江,夏日的燥热和严冬的阴冷,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蠢蠢欲动的野心,喜怒哀乐和小小阴谋都溢于言表的市民、以及市民普遍有点奢侈的消费激情,电视美女主持和普通美女、以及美女们的暴躁脾气,不安分的青年带来的迷乱夜晚,遍地辛辣美食和足浴保健……在我这里,这样的城市要美过不得不在各类交通工具上挥霍掉大把青春年华的大气的北京、富贵的上海;胜过繁华的香港和艳丽的深圳。也要胜过留在大学美好回忆里暮色沉沉的古城西安。

上一篇:九州盛世=长沙公司+沿海公司 下一篇:长沙房地产产品结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