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效果观察

时间:2022-03-30 07:29:05

心理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8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日提前,护理效果满意度增高。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效果显著。提高了服务满意度,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理护理;护理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把2012年8月份以来收治的4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本组患者男31例,女13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9.8岁。抽取2012年8月份以前的44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病情、基础护理、治疗方法、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年龄、社会文化背景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做好各种常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B超、胸部X线摄片、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备皮、做好造影剂过敏试验。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屏气-咳嗽练习和卧位排便练习以及卧位躯体平移练习。手术前一天勿食油腻性或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术前4小时禁食水,排空大小便。术前三天按医嘱正确服用抗血小板药,术前1小时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利多卡因、肝素、阿托品等,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西泮10毫克,由责任护士将患者资料送至导管室。

2.1.2 心理护理 临床上大部份患者为突然发病,心理准备不足,因频繁而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而有濒死感,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加上患者因对PCI缺乏认识,不了解诊疗程序,思想负担重,表现为紧张、焦虑,医护人员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向患者介绍PCI的目的、意义及过程。尤其对介入手术的安全性作出恰当的举例解释,同时介绍手术医生的诊疗技术,治疗经验。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正确对待手术,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环境应温馨安静、温湿度适宜,床单元舒适、整洁,医护人员应言语通俗、简要,让患者了解病情、诊治的目的、过程。让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可敬、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增加信心。

2.2 术中护理

2.2.1 常规护理 ①术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律、心率动脉压波型的变化,并准确及时记录数据,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②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术中的主诉、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皮肤有无过敏反应。准确记录介入手术部位,手术步骤,手术开始、结束时间,手术参与者术中消耗材料。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熟记、熟递,做到及时、准确、有效为台上医生提供各种专用器械,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调节仪器参数灵活自如地配合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③维持静脉液路通畅,正确及时给药。④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和器械,以供急需。

2.2.2 心理护理 ①患者进入导管室后,导管室护士应给患者做一些必要的安慰和解释。因消除恐惧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及时询问患者症状,适当与病人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对陌生环境和仪器设备的紧张焦虑感。②医务人员应表情坦然,动作轻柔、熟练、有条不紊,给患者以安全感。 ③手术间内禁止闲谈或谈论患者的病情及隐私,适时告知患者手术进展情况,使其不必过分紧张。④对有孤独感和恐惧感的患者,适当抚摸其肌肤,使其感到心理舒适。

2.3 术后护理

2.3.1 常规护理 ①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体温,吸氧,心电监护。每30min测血压1次,连测4次,如发现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恶心、呕吐、出汗、心电监测示心率低于50次/min,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采取抢救措施。②嘱患者平卧24-48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h,密切观察穿刺口有无出血和穿刺侧肢体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③术后应制动,局部砂袋压迫6-8小时,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肢端血供和皮温情况④抗凝治疗时注意凝血酶原时间的监测观察有无出血情况⑤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尿量。

2.3.2 心理护理 ①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帮助其树立信心,强调开朗的心态,对疾病恢复的重要作用,鼓励其积极配合后期治疗,使疗效达到最佳。②评估患者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及经济情况,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强调家庭的温暖在患者治疗和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③了解患者睡眠情况,合理安排护理操作及治病时间,尽量保证患者正常的睡眠周期。对入睡困难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过度抑郁患者加强巡视,严格交班,谨防意外发生。④邀约疗效满意患者现身说法,以其自身经历鼓励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3 讨 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AMI治疗的首选方法。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介入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通过外周血管路径,有效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从而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PCI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冠心病患者常常恐惧、焦虑、疼痛,加上对介入治疗的不了解、不理解,不适感更加严重,所以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的技能,积极有效地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的行为,重视其生理和心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强调社会环境与个体健康的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休的内在潜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疾病和适应不良得到改善。无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心理护理干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结 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工能、心理状态、独立性、满意度、生活质量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

上一篇:浅谈护理应急预案演练体会 下一篇:浅谈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