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30 04:15:15

新形势下“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研究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与老师来说十分棘手,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也是老师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先学后教”教学理念着手,就新形势下“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自学

一、“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概述

“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是相对于我国传统小学教学模式提出的课堂改革与课堂创新。“先教后学”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主要由老师讲授,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接受老师所灌输的教学知识,无法得到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无法质疑课本上的内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完全转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自主能动为主体,老师的引导为辅助,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将课堂节奏变得紧凑,突出了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及时发现疑难问题,而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明确的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学生在课堂上的“先学”

1.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之前,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老师先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老师将每一章内容规划完之后再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课堂学习,并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得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先学”达到最佳效果,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根据课程内容,指导学生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是老师能否培养学生“先学”习惯的关键条件,老师在指导学生时,应先了解不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明确指导层次的不同,鼓励尖子生继续努力,鼓励程度一般学生再接再厉。尤其是针对“先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鼓舞学生动口动手亲自尝试解决,深层次挖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

3.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

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我思考时,老师要针对学生需要设计不同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一帮一等,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探索状态,在不同问题讨论和交流中,消除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事实证明,充分放手让学生学会去学、去想、去讨论、去解决,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大胆自信。

⒋综合自学效果,进行检测

课堂鼓励学生自学、先学,并不意味着老师就放手不管,对于小学生数学自学效果,老师有义务进行简单正确的检测。也就是将课堂之后的作业转移到课堂上完成,通过总结小学生普遍不明白的数学问题设计一些问题,趁热打铁抓住学生的学习弱点,将所有问题集中解决,让学生面对问题不再迷茫、面对难题不再害怕。

三、老师在课堂上的“后教”

“先学”完成之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结束,“先学”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作了良好铺垫,即“先学”是学习的基础,“后教”则是教学重点。学生自学过程可以缩短教学过程,使老师能够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后教”时,小学数学老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基于学生对小学数学自学之后,老师尽可能不要按部就班地对书本内容进行教学,以免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而应从学生自学掌握程度来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学掌握能力的一个检验过程,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从学生对小学数学进行自学的效果出发展开课程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说明,经过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从而进行更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再次,在学生初步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知识之后,小学老师应该合理指导学生进入更深一步的课堂学习,这也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力求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初步掌握基础,然后,通过老师指导进行问题的透彻研究和掌握。

最后,“先学后教”不止是自学、教学两部分,还需要在适当时候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相应的课堂辅导。针对“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的欠缺和不足进行后期调整,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题的演练,并带领学生一起对课堂精华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对“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一系列分析探讨,提出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更适合学生学习、老师授课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玉琴.数学课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尝试[J].辽宁教育,2012.

[2]张宝莲.预学:“先学后教”的智慧[J].新课程:综合版,20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少直小学)

上一篇:高中物理有效合作学习的思考 下一篇: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一体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