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3-30 01:53:00

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摘要] 实验诊断是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应当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诊断对中医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再则授课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最后实验诊断教学应联系临床病例。这些是提高实验诊断授课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实验诊断;教学;中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b)-101-02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实验诊断学是应用临床检验检查的结果分析疾病、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判定疗效和预后的学科,是临床医生认识疾病、分析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最基础的理论、技能和基本功[1]。中医和西医在诊断疾病时因理论体系不同而各有特点,但面对的对象都是患者。在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单纯只看中医或西医的患者越来越少,中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西医诊断和治疗手段,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实验诊断学亦是中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后,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现笔者就谈谈自己在中医院校实验诊断教学中总结的几点体会。

1 中医学生必须认识到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都是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的中医诊断是以四诊为方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为治疗提供依据,这是中医独有的一套完整的诊病体系,也是中医的特色和精髓;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除症状诊断、体格检查外,还有实验室诊断、辅助检查诊断、器械检查诊断等。显而易见,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往往是宏观上的辨证诊断,缺乏微观领域的辨证认识,这就使得中医诊断疾病常常表现为“定性”而非“定量”,另外中医独特的诊病模式使其缺乏通行直观的客观证据,进而其诊断疾病的可重复性受到质疑[2]。正因如此,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查手段,对于中医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和补充作用。中医院校学生应认真学好实验诊断课。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投入,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但中医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科研探索,包括中药新药开发与研制、临床科研设计、中医循证医学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实验诊断、影像诊断等所提供的客观数据。因此中医院校的医学生必须认识到实验诊断学对中医事业的意义,树立学好实验诊断的信心和决心。

2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正如“术业有专攻”,但教师在其学科领域一定要有深厚的学识,做到一气呵成、思如泉涌。为保证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具体如下:①选派教师参加相关学科学习班和学术及教学研讨会,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及时了解临床各科最新动向,以避免教学大纲严重滞后于临床的发展,及时更新讲授的实验诊断项目使其与临床基本同步。②积极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科研工作,鼓励高层次论文的发表。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学习科研方法,总结科研思路,从而提高了整个教师团体的素质和水平,对教师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③坚持集体备课、听课、检查教案制度。无论是理论或实验课,课前都要进行集体讨论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提出自己的教学思路,然后再进行讨论,教师互相听课,提出意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讲课技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定期检查教案,讲稿,避免讲稿多年不变。总之从多个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之胸有成竹走上讲台,心满意足走下讲台。

3 多媒体技术在实验诊断授课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来保存和传递信息的技术。实验诊断学涉及到众多的实验原理与形态学描述,以往教学方法只能口头上讲和黑板上画,学生学到的是一些抽象的内容。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等表达知识的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树立“辅助”思想。也就是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是教师讲授的有力补充和延伸,所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都要服务于以教学目标为宗旨的课堂设计。无论是课件的外观、文字,还是图表、动画,都要围绕提高教学效果这一中心,不能因为有而滥用,也尽量不要因为没有而不用[3],这一点非常值得青年教师注意。

4 加强实验与临床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

临床医学生学习实验诊断学的目的不是以熟练操作技能为主,而是以临床应用为主要目的[4]。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结合病例分析实验结果临床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用病例引导教学,通过现实的病例,让学生结合所学医学课程的知识,以检查结果分析为主要内容,先提出为什么要进行这些项目检查?检查结果如何辨别分析?哪些结果是正常或异常?判断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判断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要哪些实验室检查,使学生从中学会如何综合分析化验结果,加深对实验项目临床意义的理解,彻底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学中导入病例分析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诊断学在中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且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最后使实验项目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就能不断提高中医学生的实验诊断授课效果,也提高了学生将化验结果服务于临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颖,孟秀香.关于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进的几点设想[J].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21-122.

[2]杜丽妍,胡荫奇.中医诊疗与实验诊断[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298-299.

[3]温晓艳,张艳超.多媒体技术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2):20-21.

[4]宋明胜,段炳南.如何提高医学生实验诊断见习课教学质量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227.

(收稿日期:2010-09-01)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辽阳地区瘤型麻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