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润表造假及其防范措施

时间:2022-03-30 04:41:38

试论利润表造假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困扰政府监管层和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等企业相关利益者的一大痼痰,目前会计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逼真,其中利润表成为企业财务报告造假的“重灾区”。文章通过对利润表造假的现状、危害、形式、原因、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利润表;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防范

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企业管理者、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密切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造假(主要是利润表造假)的现象频频出现,给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带来了严重影响。其实,会计利润表造假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一直是国际会计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利润表造假的含义

利润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效率和效益的综合表现,也是企业所有者分配收益的基础。正确计量利润,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用,对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报表利润是对公司过去、现在和将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可信任和可靠的评价,那么这项利润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相对而言,所谓低质量,是指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利润对公司过去的、目前的经济成果以及将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高质量利润较好地反映了公司的目前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对公司经济现实的评价较为客观。而低质量利润则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对公司状况进行粉饰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目前状况和未来前景。利润质量下降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利润质量来增加利润,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信息。

二、利润表造假的形式

第一,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按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用,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人损益。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尤其是为了使当期盈利。则故意不遵守会计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之目的。比如。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计提坏账准备,在建工程长期挂账不提折旧,长期待摊费用不摊销等。

第二,通过折旧方式变更进行利润操纵。在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中,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两项指标还比较容易确定,但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却较难把握。事实上,固定资产折旧除有形磨损外还有无形磨损,而且企业和行业不同,磨损情况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往往有足够的理由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同时,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只会影响会计利润却不会影响应税利润。因为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及标准不同。税法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另有规定,企业降低折旧率只会增加会计利润却不会增加应税利润,对企业现金流量也不会产生影响。

第三,通过存货计价方法进行利润操纵。企业对存货成本的计算若采用不适当的方法或任意分摊存货成本,就可能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如有的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定额成本差异只在期末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不分摊产品定额成本差异,从而达到虚增本期利润的目的。也有一些企业任意改变存货发出核算方法,如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把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以期达到高估本期利润的效果。

第四,通过提前或错误确认收入进行利润操纵。一些企业通过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入提前计入当期。或错误运用会计原则,将非销售收入列为销售收入,或虚增销售业务等方法,来增加本期利润以达到利润操纵之目的。

第五,通过非经常性收益进行利润操纵。如企业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确认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来增加本期利润。

三、利润表造假的危害

第一,对企业的危害。如果企业为了短期的利益,指使其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定会误导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活动,并使他们蒙受重大损失。长久下去,他们会对企业失去信心,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第二,对会计行业的危害。虚假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致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深重的怀疑,引发会计诚信危机。利润表造假助长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自降其道德素质,影响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会计法规的权威。

第三,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税收对于国家来说是主要的财政收入,会计造假的行为会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流失,企业为了少交税而追求更多的利益,企业领导会人为地采用调减收入、虚增成本支出等手段,将其实际利润或把盈利做成亏损,逃避国家税收。

四、利润表造假的原因

(一)利润表造假的根本原因

会计造假的原因众说纷纭,大多以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探究。我们透过表象来思考这一问题,不难发现,“两权分离”才是会计造假产生的根本原因。

“两权分离”是指资本所有权(表现为投资者拥有的投人资产权)和资本运作权(表现为管理者经营、运作投资者投入资产权)的分离。也就是说,所有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他人完成管理运作任务。

两权分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从理论上讲,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资本所有权与资本运作权应该是一个统一体,无论是资本的所有者还是资本的运作者,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实现企业最大化的财务。但是,在实现这个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过程中,资本所有者和资本运作者之间的利益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他们之间会出现利益矛盾。资本运作者有自己的私人利益,他们追求的是更高的年薪、更多的职务消费、更多的闲暇时间,因而。他们有时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侵犯资本所有者的利益,通过虚增利润来提高自己的声价和地位。

(二)利润表造假的具体原因

1、利益的驱动。经济利益驱动会计造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筹措资金。《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如上市前3年应连续盈利等。为此,有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以合法身份“获得”上市资格。二是为了偷逃税款。有些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目的,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瞒天过海,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从而达到“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提多摊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的目的。

2、审计监督体系与飞速发展的经济仍有许多不适应。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国家(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社会)审计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审计的重点已经位移,企业的审计监督只能依靠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进行。但内部审计无论在隶属关系上还是在利益关系上,都始终未能解决其真正的独立

性问题,而民间审计也同样面临着一个独立性问题。

3、违规成本低。我国政府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所进行的裁决和处理。偏重于行政处罚,主事者的自由裁量权较大,以罚代法、重刑轻民的现象屡见不鲜。一般说来,如果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低,且处罚轻,则造假风险小收益大,人们就会选择造假。

五、利润表造假的防范

(一)理论技术上分析判断利润表造假

利润质量变化通常被解释为公司经营环境以及财务环境和公司未来前景已经发生变化的信号。针对我国企业利润调节的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不良资产剔除法。所谓不良资产,是指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递延资产等虚拟资产和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和固定资产损失等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或者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利润有水分。

2、关联交易剔除法。即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予以剔除。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如果主要依赖于关联企业,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方进行交易以调节利润。

3、异常利润剔除法。即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扣除,以分析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这里尤其应注意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一次性的偶然收入。

4、现金流量分析法。即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利润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现金净流量的利润,其质量是不可靠的。

(二)利润表造假的防范对策

之所以出现利润表造假,进行利润操纵,不是我国鉴别利润造假的理论基础不完善,也不是我国审计人员的技术不行,而是由于上述各方面原因的存在。比如。审计时怀疑利润表质量正在下降时,审计人员处于以上原因的考虑而不进一步的调查。针对进行利润表造假的防范,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单位领导入的会计法律知识及会计人员素质。单位领导人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负责人,会计人员是按照单位领导人的指示进行会计工作。单位的领导往往纳税意识浅薄。对于会计法律法规理解不够彻底。所以应先端正单位领导人的指导思想。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学习最新会计法规制度,强化他们的法律法规观念,明确相关会计责任。对于会计人员从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着手,在录用会计人员时。严格把关。挑选优秀的会计人员,在上岗前,组织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在岗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各级财政部门应经常组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组织他们学习新会计准则等。

2、完善会计准则、制度及法规。会计准则、制度、法规体现着国家的利益,企业通过钻它们的漏洞进行造假活动,漏洞的产生是因为会计准则、制度、法规的更新赶不上新情况、新环境的变化。财政部门应该不断完善会计准则等法规,从制度上压缩利润表造假的空间。

3、完善审计监督体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在企业外部,工商、税务、财政等政府部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各部门应加大对其工作人员的教育、考核,使他们有能力发现企业会计造假问题,认真负责地去查处会计造假行为,真正体现政府的威严。强化会计的社会中介监督,增强独立审计的独立性。

4、加大惩罚力度。面对利润表会计信息造假的严重状况,应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比严,违法必纠。对于账簿混乱,报表造假严重的利润表的企业,在媒体上曝光,以在社会中体现会计法规的威严。凡是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不仅是对会计人员、会计负责人进行处罚,更重要的是要追究企业及领导人的责任。改进以前的处理手段,增加处罚形式和提高罚款下限,使会计造假成本大于会计造假产生的收益。

上一篇:基于SWOT分析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 下一篇:人才市场是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