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措施

时间:2022-03-29 11:28:56

浅析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措施

[摘 要]当前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资金流动链健康与否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命脉,而对外账款的回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了给企业提供监管客户信用、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可行性建议,本文通过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设置、信用体系的建立、应收账款回笼等措施,提出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信用 管理 应收账款 风险 措施

企业是以资金为周转动力和运营基础的,账款的回笼不及时,经常会导致销售额的指标与实际账目无法对应,使资金流动受到阻滞,错失投资经营机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市场竞争力。现代化管理模式的企业尤其要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机制,从企业结构和决策战略上规避风险,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客户信用档案体系和账款回流程序,为企业经营打造坚实的资金基础。

一、 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信用档案进行管理

(一) 信用管理部门是现代企业为建立与客户健康持续发展关系,掌握账目往来情况所要设立的新型管理部门,用来实现客户信用管理职能。作为销售的前期支持,信管部门要配备专门的信用管理成员,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分析其信用风险,合理确定各个客户的信用期限和额度,执行收款控制措施。

(二) 首先要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结合产品的销售状况和市场分布,对新老客户进行区别分析,详实收集客户资料。其中原有的固定客户的信用来源即已有的经济往来记录,要注意观察对方经营状况和信用数据的变化趋势,新开发客户尤其要注意当地的信用调查工作。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规范的信息处理后,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进行详细的评估,制定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风险策略。这是对销售资金回收工作的前期预防工作,能够杜绝盲目赊账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 在对客户资信水平充分了解并归档后,要合理确定能够给予对方的信用期限和额度,这两个数据的制定要以企业经营实力为基础,切忌盲目夸大能力,以免承担不可估量的坏账风险和成本损失。要根据与客户的联络密切程度和预期经济来往效益,充分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对比,结合自身营销策略,科学地建立优惠与保险并存的信用管理机制,既能留住固定客户,吸引新的销售对象,又保证企业能够承担责任,避免个别预期之外的账款回收不及时所导致的不利后果。

(四) 信用管理部门要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状态,分别采取对应的收账策略。以客户信用标准来衡量其信誉程度,确定客户付款延迟时间,针对客户违反协议条款、拖赖账等情况发生时所能采取的弥补措施,并考虑资金影响导致的经营所需调整。应结合客户档案,调整收账措施,控制客户管理,协调三者与销售额控制的动态平衡,争取降低企业营销风险,保证正常经营运行所需求的现金流动底线。

二、 规范赊销和结算方案,建立合理管账策略

(一) 执行审批制度。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为销售赊账提供资料依据,而在面对客户赊账要求时,企业领导应当提出按照企业赊销规范执行,不可违规操作。有了政策方针作为指导,账目来往便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不会变成无头账目。在接受赊销请求时,应由特别授权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查批准,各级机构遵守各自的权力限制,按规定逐级向上报批,最终由领导签字决策。销售人员要对业务对象实施专人跟踪,责任落实到个人,各自负责手头的经办业务,监管督促账目回收,保证资金的有效控制。

(二) 制定结算方式。结算方式的制定首先基于客户的条件和要求,其次要结合企业评估的客户信用状况、支付能力等,对于经营状况良好、信誉优的客户可以适当提高风险标准,可以接受分期付款等方式,建立良好伙伴式合作关系,而对于合作次数不多或记录不良的客户,则应要求预收货款,规避财务风险。

(三) 建立核账制度。应收账款的账目核对工作包括总账目、明细款项和客户往来单据的对照,要根据业务流动的数量和频率,在双方监督下定期指定专人校核,作为财务控制的合法依据,避免账目不清导致的合同纠纷。从销售协议建立开始,销售人员就要与客户达成意见一致,对往来文件和款项支付进行逐项确认,上报领导和财务部门,由物流部掌握产品和资金的出入记录,与开具票据进行对比。企业领导要牢牢控制以上环节,对账目做到心中有数,实时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

(四) 采取收账措施

收账措施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了资金回流的效率和途径,甚至会提升企业的运营成本。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处境,灵活选取科学合理的收款策略,以耗时少、费用低为原则和出发点,建立针对性的汇款程序。当前企业比较常用的办法是账龄表编制与分析结合客户分类管理办法的手段,根据应收账款的分析表,将未收账款按风险水平分类,判断其恶意程度,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防范控制,是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时所要重视的一项新型管理工作。要把风险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资金管理控制手段,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体系,将市场、销售、物流等环节的资金流动规范化、有序化,使财务对账目的掌握真实可控,保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占据主动地位,把账目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晶.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措施[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2

[2]朱勤丰.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7

[3]冯述娜.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增强企业运转活力[J].商场现代化,2008;8

[4]邵丽丽.论应收账款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1

[5]董国红,石云亮.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规避企业经营风险[J].江苏商论,2005;1

[6]韩朋辉,王丰. 重视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企业研究,2010;3

上一篇:关于完善和规范团场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工期影响对造价成本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