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施工项目质量缺陷的处理

时间:2022-03-29 09:24:34

浅谈公路施工项目质量缺陷的处理

摘 要本文根据青海省的特点,通过数年的施工经验,从实际出发,提高公路施工项目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施工质量缺陷及事故的处理能力,正确处理质量缺陷,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施工 质量 缺陷 处理

一、前言

质量是工程永恒的主题,然而在施工阶段,由于实际施工工艺、材料、机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质量方面的缺陷,尤其在外观方面特别明显,比如混凝土开裂、沥青砼松散、路基软弱、浆砌工程砂浆空洞等。这些质量缺陷看似是小问题,但时间一长,却能扩大为局部病害,进而对工程整体造成破坏性的作用。所以对质量缺陷的正确处理显得很有必要。

二、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质量缺陷的处理概括起来应做好两大工作。

(一)质量缺陷性质的确定

一般通过下列方法来确定缺陷的性质。

1、了解和检查

对有缺陷的工程进行现场情况、施工过程、施工设备和全部基础资料的了解和检查。主要包括调查、检查质量试验检测报告、施工日志、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机械情况以及气候情况等。

2、检测与试验

通过检查和了解可以发现一些表面的问题,得出初步结论,但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检测与试验来加以验证。

检测与试验,主要是检测该缺陷工程的有关技术指标,以便准确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

3、专门调研

有些质量问题,仅仅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仍不能确定。如某工程出现异常现象,但在发现问题时,有些指标却无法证明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只能采用参考的检测方法。像水泥混凝土,规范要求的是28天的强度,而对于己经浇筑的混凝土无法再检测,只能通过规范以外的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二)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对于质量缺陷的处理,应当坚持原则,以保证缺陷处理后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在求实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处理工程质量缺陷。

1、整修与返工

整修主要是针对局部性的、轻微的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缺陷。返工的决定应建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是否返工,应视缺陷经过补救后能否达到规范标准而定。补救,并不意味着规范标准的降低,对于补救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程必须返工。

2、综合处理办法

综合处理办法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质量事故而言的。这种处理办法不像返工和整修那样简单具体,它是一种综合缺陷(事故)补救措施,能够使得工程缺陷(事故)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和工期损失,重新满足规范要求。处理的办法因工程缺陷(事故)的性质而异,性质的确定则以大量的调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理论为基础。具体作法是组织联合调查组、召开专家论证会等方式。

三、质量缺陷的避免

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主观上的,因而通过努力可以避免;有些则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虽然不能完全要除,但还是可以尽量避免的,至少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避免质量缺陷,施工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并建立审查制度

施工方案,是承包人在施工前按照合同、规范的规定对其所使用的材料、工程设备和操作工艺等内容进行的具体计划和安排。施工方案不仅涉及到施工技术,更主要的是一个施工管理问题。制定施工方案的优点就在于它能使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就能全面分析和掌握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难点,并通过人员、机械、材料的合理调配,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及预防措施,使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工程质量缺陷。

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审查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方案的制定方式

承包人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有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式”。

(1)“自上而下式”。就是施工方案由项目经理部一级制定,然后再向下面所属的工程处或施工队贯彻落实。有的承包人只组织总工程师及几个主要负责人制定方案,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病。首先,由于施工方案包括人员、机械、材料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而这种制定方法只能保证主要技术指标的正确和人员、机械、材料及材料在数量上的合理分配,而不易保证所制定的具体施工工艺方案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其次方案在实施前,还需由上而下层层传和布置,传达的过程往往成了一个“打折扣”的过程,甚至还发现地现场施工人员根本不知道还有“施工方案”这回事。另外,还有由于承包人的基层单位没有参加方案的制定,对合同技术要求与传统施工方法的差异没有进行过分析和研究,更不会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只有在发生质量事故后,才意识到施工方案原来是有缺陷的。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施工方案制定方法,施工过程中质量缺陷较多。

(2)“自下而上式”。首先,承包人将制定施工方案的任务交给最基层单位,由基层单位制定出方案的初稿后,再逐级上报会审,直至项目经理部最后终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这种制定方式,充分调动了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将责任下放到每个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要求大家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技术规范要求,并就这些要求结合各自的专业岗位提出实施方案的措施。这样的方案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吸取了各方面的智慧,因而是切实可行的。

2、原材料样品的代表性

原材料样品的质量是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据之一。如:石灰土的石灰剂量必须首先根据石灰中活性氧化物的含量来设定;水泥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必须以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水泥的标号为依据。如果样品的试验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原材料的质量,就会造成大的质量事故。因此,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应对些十分重视,并将这种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正式施工之前。

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由于工程使用的材料数量很大,承包人选择的原料样品与进入现场的原料性质不一致,运输也可能使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二是现场存放的材料随着存放时间的长短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为防止材料性质的变化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应充分注意试验样品对原材料的代表性,承包人要注意对料场的选择及对原材料的保管。

3、设备性能的掌握

一般来说,规范中对设备的安装和设备的性能指标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但是,要想制定出一个较好的施工方案,还必须尽可能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性能,特别是施工设备的优缺点,找出一个合理的设备组合方案。否则,即使使用最先进的施工设备,也不能完全保证工程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青海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确保工程质量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各种质量缺陷,把青海的公路工程质量完善提高到新的阶段。

上一篇:建设工程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分析探讨 下一篇:桂林乡土建筑的时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