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意识探析

时间:2022-03-29 03:19:39

规则意识探析

摘 要:在目前中国,公民规则意识的缺失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规则意识对于法治建设不可不谓重要。法治社会的建成不能妄图依靠国家强制力。借鉴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自然法学的理性,探析规则意识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规则意识;理性;守法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07-02

前言

以前常听朋友提及德国人的“刻板”行为,即使在凌晨两点街道旁无一人,司机依然会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即使满车挤满了人,但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专座却一直空着。在国人看来,这些行为可以说很愚蠢,甚至嘲笑。在追求效率压倒一切的当代中国,这些浪费时间的不必要的规则,往往轻易就被忽视了。换个视角,来看官场,中国常年存在的公务员腐败问题,甚至一些司法人员也出现贪赃枉法行为。这一切都归因于国人的思想意识中还没有尊重法律的习惯,即规则意识的缺失。而法治的实现本身涉及的不仅是关于法律的知识懂得多少,更应当让人们把自觉的遵循法律成为一种习惯,进入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1]。

虽然中国目前存在着守法上的各种弊病,但是社会的井然有序证明了守法者是占绝大多数的。但是笔者所要探讨的关键是,守法并不意味着对于法律的尊重,尊重是内在的、而守法却可能仅仅是外在的。所以尊重法律的规则意识才是守法作为法治基础的关键。公民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或核心的要素,是法治秩序建构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2]。

一、规则意识的定义

公民规则意识是指公民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把法律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法律的自主自律意识[3]。

有的人或许会认为,规则意识就是指下意识遵守规则的本能。比如当一个人处于一个社会联合体中,却不懂守规矩,破坏联合体内部的和谐和秩序,其他联合体你的成员就会批评他没有规则意识,乱弹琴。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却是片面的,我们不能把规则意识仅仅定义为下意识遵守规则的本能。规则意识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意识,规则意识是一个联合体内部的成员整体上对规则的认识和态度,是一种宏观的群体。

二、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4]笔者认为,中国守法以及法治的主要障碍不在法,而在人。社会上那种一出现特殊突发事件就一味的要求法律修改的呼声是极其错误的。马克思说过“立法权并不是创立法律,它只是揭示和表述法律。”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而社会关系总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法律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稳定性。例如某地出现大量蕨类滋生破坏生态,并不是原来的生态规则有问题,而是某些外力改变了蕨类的特性,水温污染过度开发等等。所以,不能一出现问题就归罪于规则,而应该多反思规则适用对象是否存在问题。内在的规则意识之完善应当重点关注法律文化的演变,让规则意识的培养逐步渗透到民众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而这第一步往往更在乎于规则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方式,而非规则本身之优劣,。因此,如今许多法律规则虽存在许多漏洞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总体上当代立法成果还是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而我们目前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并不在是否存在良法之治,而在于是否有良民明智。大前提我们已经肯定的是法治社会的法律不能仅依靠国家强制来推行,而是主要依靠公民的自觉遵守。

综上所述,需要社会联合体中的成员们建立起法律规则意识的合法性支撑,才能稳定且长远地建立起社会良性法律秩序。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出规则意识的培养模式和方式,促进社会成员的良性转变。

三、规则意识如何构建

一方面,要对规则产生敬畏感,这是规则意识的基础。如果对规则缺乏真正的敬畏感,其实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怕“人”而不畏“法”。例如,很多人在违反交通安全法规受处罚时,不是自责和反省自己的错误、想办法改正,而是埋怨自己“倒霉”,心里盘算的主要是“上面”是否有“人”,这种观念已根深蒂固地融入很多人的脑海,危害很大。我们讲法律的“强制执行”的人通常所想的无宁是国民的行为,即国民被迫服从法律规则。他们不是指由机关所实际执行的强制措施,而指的是国民的那种恐惧,担心在不服从法律、非法行为情况下将采取的措施。他们所想的“强制”因而是从人们关于法律秩序的观念中所产生的一种精神强迫(psychic compulsion)[5]。市场经济所蕴含的金钱观念、利益观念、享乐观念的这些规则和价值导向,不可避免地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侵蚀,将人们已经强化了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推向了极端。并且由于经济建设的影响,于是人们开始只专注物质和欲望的满足,却忽视了对内心的审视、对价值的追寻、对自我之外他者的倾听与关注。由此,人类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的根基“价值秩序”失落了,人们也就因此丢失了敬畏之心[6]。有敬畏之心就会变得理智;相反,无敬畏之心就会肆无忌惮。就像小学生承认老师的权威一样,这种对规则权威的敬畏,来自生活实践的体验。你遵守了规则,不仅会受到老师的表扬,也会得到同学的好评。反之,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批评和处罚。这种体验多了,就会形成对规则的敬畏。真正的敬畏感作为一种内化的和人格化的情感品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能始终对人们的内心和行动有所规约,实乃产生规则意识的大前提和基础是也。

另一方面,公众理性的建立。由于每个社会成员对某一法律规则存在不同的认同感,规则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会走向两个极端,而做得到使所有人都认同的规则现实中不存在的“神法”。所以,笔者认为,规则意识构建之关键:即使某些社会成员对于某一规则并不认同,但也能做到去遵守规则。这时候,就需要公众理性之于个人的作用了,而这也是规则意识中的较难阶段。而理性规则秩序是法治社会运行的基础[7]170-174。公民社会的多元利益冲突、互动与整合,孕育了自生自发的理性秩序规则。在规则运行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张和权利要求在此间互动交融及冲突,而且日益呈现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和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因此,公民社会并不希望也不可能通过减少多样性或压制冲突而谋求相一致的道路。为此,公民社会要接受这种利益和理想的多样性[7]171。它允许个人及机构追求多样化的目标,但并不允许不择手段地追求这些目标[7]171,而是要对冲突进行合理的控制来达致公民认同、社会整合合理性规则秩序。这就意味着,“公民社会多元复杂的利益冲突与协调,必然导致高度的法律需求与创设”[7]172。而“没有规范性约束的自我利益的追求使所有有关各方的自我利益大都遭到挫折”[8]。因此,大家都必须遵从共同的、保障每个人权利的和自由的理性规则———法律[7]172。

笔者认为,理性最重要的特点是追求合理性。也就是说,按这个规则来行动,是否合理,这需要我们进一步予以论证。而“规则是否合理”本身作为一个事实判断的存在,所涉及的仅仅是规则适用对象是否真正遵守了这些规则,它表现为实在规则与主体需要的两者之间的关系。美国法学家琼斯曾经指出:“一部被法院确认为符合宪法的法规,却有可能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起到社会行为有效标准的作用。”①制定规则的人往往宣称,规则是合理的。他们的目的在于确保他们的认知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响应。然而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该项规则是完全不合理的,是非正义的。即该规则的实效因公众理性而产生了道德上的抵制,它的合理性乃至有效性就立刻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外壳。法律完善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存在问题或“恶”之法律规则经过公众理性的多年筛选,使得该最终版本的法律规则得到公众理性的认同,取得合理性。联合体内所有成员才能自发地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晓烁.论法的形式正义与守法[J].河北大学学报,2009,(4).

[2]蒋传光.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3]徐博闻.公民的规则意识、法治秩序与社会和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

[4]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0.

[5]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4.

[6]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1-182.

[7]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70-174.

[8]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94-295.

上一篇: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节选) 下一篇:敦研178V《佛说八师经》译者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