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的改革

时间:2022-03-29 02:23:28

浅谈大学英语的改革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在大学基础学习阶段的必修课程。从20世纪90年代起,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改革势不可挡。

【关键词】《大学英语》 改革 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在大学基础学习阶段的必修课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的做了如下阐述:“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各大高校纷纷从实践中探求大学英语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和学习体系。在理论上,这一领域的学术之争最初是在科技英语与普通英语之间展开,之后是争论应以听说为主还是阅读为主,现在进入了通识化教育与学术英语之争。大学英语的性质是基础英语,或叫通用英语(EGP),教学目的在于建立学生的语言基础。

然而,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来看,表现为学生上课无兴趣,逃课现象严重;同时学生感到知识的重复性大,课程脱离实际的社会需要,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老师的抱怨也很多,一方面来自学生的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是对教材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感到不满。在这种压力下,国内的许多本科院校都选择了压缩英语课程学分的做法,甚至有些学者提出了高校“去英语化”的口号。

重庆市内的高校,基本上学生过四级后就可以不修英语,这也是变相缩减英语学分。对学生来说,过级就成为他们的学习目标;对老师来说,一方面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另一方面又要展开学生过级的针对性训练,这样一来,课时量明显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远达不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反观香港和台湾的大学,原来的3年学制现在普遍改为4年学制,并增加了英语课程的学分。比如,香港中文大学就大力推广双语文化和双语教学。学校设有英语教学单位(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entre),负责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教学非常清晰地分成三大块:第一块是雅思(IELTS)考试的辅导,课程按程度分为三级,学生在毕业前要达到一定的雅思分数,这颇似我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辅导;另外两块分别是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简称EAP)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EAP 包括传统的英语课程,但分类更为明确,如大学生语法课、听说提高课、词汇扩大对策课,口语交流课等;ESP 则有商务英语强化、建筑英语、药学英语等。

我国一些重点院校如复旦、浙大、北大等都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即把通识化教育与学术英语结合起来。这一理论和做法有其积极意义,但是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不仅仅是机械地结合,其中应该有一个过渡的阶段,即素质教育和高级英语技能培训。有了这样的过渡才能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学习体系的完整性。本文讨论了分为三个阶段的大学英语“1+2+1”的完整学习模式,而这种模式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阶段为基础英语(也叫通用英语);第二阶段分为两步,即英语高级技能和人文素质课,用通识英语来完成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的过渡;第三阶段是学术英语,这种模式不仅完全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将社会需求和师生教与学的实际纳入考虑,是在前期其他学者所创建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上重新创建的一种模式。

现行《大学英语》学习的模式和学习现状,从最初的学术理论之争,到现行改革的经验和不足,以及我国大学英语的现状和学生老师反映出来的问题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与新时期教育部《大学英语》教纲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学英语》完整学习模式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也在于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设置应当注意理论支持、学生需求分析、教师需求分析、社会需求分析等四要素。新模式要符合上述四要素的需求,同时要结合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确定新模式中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是个性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协调发展。

所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和自主地学习。

新模式的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讲课内容,更体现了多元化的形式,在对学生要求进行调研后,根据教师的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开设更多的英语课程。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新的课程设置既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也满足了教师进行各自科研和教学并进的要求。

另外,社会化是大学英语改革的前提和动力。社会的要求和新时代的要求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的动力,是我们的改革目标,也是我们《大学英语》新大纲的宗旨之一。

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专门技术的人才,而且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符合社会需求、专注于学生个人持续发展的“全才”,而我们的大学英语改革就是解决这些需求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1):43-4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7.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与元认知策略培养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