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创建

时间:2022-03-29 02:00:46

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创建

一、选题背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现状

信息时代的来临,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的浪潮,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重点开展相关数据库及数字博物馆等的建设。媒体舆论热情高涨,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同时吸引了更多高校师生关注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中。但是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数据库大多针对性不足,如根据地方特色分类不够专业精确,创新型不强,往往使用的是其他产业的数据库,不能满足文化艺术的需求。

2、现有的电子资源系统对公众的吸引力不足,影响力仍然有待于加强。

3、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有时会与用户需求脱节,如分类不够精细导致查找不够方便,给用户对资源的利用过程造成较多障碍。

(二)开展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度。

2、有利于通过高校平台以专业的理论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

3、有利于顺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时代潮流,建设出更符合用户实际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系统。

(三)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具体对策

问题1:在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量很大,如何对信息进行整理甄别对策: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高校相:关专业老师的专业知识理论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精炼,让信息的实用性得到增强;进行导航整合,对资源整合过后,将电子资源系统的导航做的更加简洁、明确,方便用户使用。

问题2:之前有过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发,我们的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如何增强吸引力,如何实现创新对策: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艺术的地方特色,用专业的知识理论从地方特色角度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析整合,从而达到差异性发展。还可以利用高校平台在大学生的相关专业中进行头脑风暴,想出更多有创意的想法并付诸实施。同时我们要抓住行业特色,充分利用资源在当地的影响力。

问题3:如何提高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及网站的影响力对策:我们最先要做的事是集中精力搜集具有优势的信息资源,而且要坚持以方便用户为导向进行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的设计与建设,从而在用户群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宣传推广,并可以考虑与教学相结合增强我们的数据库在高校的影响力。

二、数据库及网站系统体系结构

(一)开发环境

1.数据库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UNIX、WINDOSXP、WINDOWSNT等以保障整个开发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基础软件平台尽量选择流行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性保证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的进一步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如采用数据库管理软件VB、Vc,数据库开发软件MySQL、SQLSERVER等;

(3)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和用户的需求,可以在扩展计划中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出一些有价值的应用软件以更方便用户使用资源。

2.网站开发环境

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环境:B/S(浏览器/服务器)网络结构

软件环境:Dreamweaver编写代码、Windows操作系统、Wordpress内容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网站后台网站整体架构:PHP+MysQL+ApachePHP:HTML内嵌式的语言,它可以更快速地执行动态网页,还可以执行编译后代码,编译可以达到加密和优化代码运行,能实现所有的CGI的功能,而且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

MySQL:MySQL是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线程,优化SOL查询算法,提供TCP/IP、ODBC~DJDBC等多种数据库连接途径,支持多种存储引擎。Apache: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由于其跨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Apache的特点是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并可做服务器来使用。

(二)系统层次及架构设计:

考虑到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数据库中包含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为了尽量简化客户端电脑载荷,我们采取B/S结构构建网络。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用户无需安装专门的软件便可方便地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应用数据库服务器中,形成三层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般认为此类数据库系统开发可采用三层架构,依次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USL)。表示层提供整个系统和用户的接口,用于显示数据并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式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有效性验证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系统程序的正常运行,主要关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顺利实现等。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对数据表的选择、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三)系统主要功能实现模型

1.数据库系统数据通信处理模型数据库系统通信总体设计采用B/S结构,在该架构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部分和后端的服务器部分,客户端浏览器发出请求,网络通信服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操作,把结果送回客户端。

2.资源上传更新和下载模型在版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便捷上传更新及下载,让更多对文化艺术资源有需要的人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文化产业信息化的需要,所以,资源共享是我们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数据库的资源有一部分是在建设时提供的,如高校在项目初期收集整合的资源、已存的图书信息资源等;还有一部分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用户积累和收集的,如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研究发现等。用户可以采用系统预定义检索和用户自定义搜索两种方法方便地检索到相关资源,并可以根据权限下载需要的资源。

三、系统整体规划建设

(一)简介功能

我们地方特色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相关网站的建设要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宣传和推广等多方面需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从整体角度结合建设者和用户的实际情况,考虑实现下列功能:

(1)存储:可以分类存储各种必须的信息,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介绍及风采展示,传承人信息等。分类方式:考虑先从地点入手,将广东各地区根据地方艺术特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在各地区分类中再根据舞种不同进行第二次分类。

(2)检索: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检索,突出快速和方便。我们系统中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检索:1、系统预定义检索方式:利用下拉菜单进行检索,提供的关键字主要是根据舞蹈分类,地域分类;采取分级搜索;用户可以根据我们制作的菜单进行相应的后续操作和选择。2、用户自定义搜索:提供用户手册以告知用户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检索,例如关键字的提取方法,优化查询的方法等。(3)上传、更新及下载:拥有权限的人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一L传和更新。上传和更新内容主要有:新增的舞蹈及来源,表演群体,新的相关物品展示。在版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为了使得资源更好地被分享利用,我们对有需要的用户开放下载功能。(4)信息平台:系统可以作为用地区特色艺术资源服务公众的桥梁,我们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有需要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和保护。

(二).项目规划要点:

1.数据库建设

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人员与资料收集整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集体讨论开会等形式共同完成数据库资料的采集整理及输入等工作。

2.网站建设

在数据库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以网站为主的一系列宣传形式的建设。其中网站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前台功能:团体表演简介,传统道具展示,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展示等后台功能:存储,检索,更新信息,其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主要分类有对外艺术特色展示,用户信息,艺术家信息等。

(三)特色体现

我们项目所建设的针对地方特色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1、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明确信息资源配置的重点。

2、优化检索方法,降低检索难度,强调用户与整个系统的互动。

3、集中精力从专业角度搜集具有优势的信息资源。

4、注重对安全性的处理,采用签名认证等机制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5、基于已有构架可进行快速开发、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

6、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使得平台便于推广实践。

7、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系统在未来建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如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等。

四、结论

通过建设针对地方特色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我们能够实现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下更好地保护、宣传和开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该数据库系统与传统的艺术资源文件管理系统及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系统相比,体现出多方面的优势:如应用科学合理的分类储存方法更好地组织维护地方特色艺术资源数据文件,使宣传更有针对性,并优化检索方法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实现特色艺术资源的快捷共享,提高了用户和相关应用程序使用特色艺术资源的工作效率等。实现这些优势功能的关键在于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要保证收集到的特色艺术资源的高质量和实用性,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要根据用户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系统能够真正体现其价值,为推动地区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和开发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上一篇:做好城区禁鸣工作通知 下一篇:教育创新本质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