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时间:2022-03-29 01:27:50

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摘 要】西太湖滨湖城商办综合楼项目的总体布局设计绿色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绿地率较高,建筑造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节能的环保理念,并以绿化景观实现人车分流,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成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环保;交通组织

引言

绿色建筑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范畴,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日益成为本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社会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机制的持续推动与政府政策的鼓励,绿色理念业已深入人心,尤其作为建筑设计师,更需要对绿色理念更有先觉的领悟并积极运用于实践。本文将以笔者参与的西太湖滨湖城商办综合楼项目为例,具体阐述绿色理念在该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1、项目背景分析

本工程为武进市西太湖滨湖城商办综合楼,基地位于江苏省武进市环太湖区域。基地南面为城市主要道路滨湖路,东面为经六路,西面为公共绿地,北面为一字河。其主要功能分为酒店用房和西太湖管委会办公用房。基地面积12337m2,本项目共地上7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5.1m(室外地面至女儿墙顶高度)。其中地上面积19723 m2(含电梯机房及屋顶水箱),其中酒店建筑面积为12716 m2,办公建筑面积为7007 m2,酒店总房间数为83套。地下建筑面积7600 m2。总建筑面积27451m2,综合容积率1.60。建筑覆盖率37.72%。

2、绿色设计理念

西太湖之“星”来自于绿色设计的理念,通过对建筑形体的多次切割,达到对自然光照的最合理利用,同时形成“钻石”的切面形体。建筑形体与水岸绿带相契合,与山水景观进行充分对话,成为湖滨绿带中的重要景致,同时又是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全景建筑。

本次设计对建筑的绿色理念进行了全面探讨,不仅从视觉上拥抱自然,同时把可持续的低碳理念贯穿设计始终,最大化利用自然光照与自然通风,减少碳排放。从空间角度而言,绿色被引入到建筑内部当中,保持了城市绿带的连续,又赋予内部空间新的可能性,为使用者创造出高质量的体验。

3、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3.1 绿色景观资源丰富的总体布局设计

基地呈扇形形状,基地南面滨湖路为24M宽的城市主干道及太湖,北面为一字河,绿色景观资源丰富。因此设计在总体布局上充分利用南北景观,整个建筑呈纺锤形南偏东30度布置。建筑北面与河道驳岸线呼应,南侧则与城市转角空间呼应。形态上,建筑南侧悬挑15m左右,形成入口灰空间。北侧坡向一字河,形成开阔的滨河空间。建筑东侧为办公部分,建筑西侧为酒店部分,酒店和办公一二层楼层连通,三到7层完全分开,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功能区域。基地在滨湖路上设基地主出入口,同时在基地西南角设后勤服务出入口一个。建筑物退让:建筑滨湖路道路红线10M,退经六路道路红线15M。退其他一字河河道蓝线8M。建筑四周为开放空间,不设围墙,充分预留了绿色景观资源的空间。

3.2 绿地率较高的平面设计

本建筑物包括地下层1层,地上7层。地下一层为机动车停车库和非机动车停车库以及厨房粗加工、员工餐厅等。同时设有锅炉房、冷冻机房、地源热泵机房、变电所、水泵房、配电间、垃圾房等设备用房。汽车库采用复合式汽车库设计。地下室由2部消防电梯兼货梯通向各层。厨房设三部餐梯通向二层。首层平面西侧酒店部分,东侧为办公部分,均由建筑南面进出。酒店部分功能有:酒店大堂、宴会厅、餐厅、咖啡吧、消防控制中心和酒店后勤服务。大堂局部两层通高,开敞大气。办公部分功能有:办公大堂、展示区、办公管理区。建筑首层西面、北面为休闲广场,南面为主楼入口广场和庭院,东面为绿地。

南面设机动车地面停车位,东南面设7m宽地下车库出入口,西面设5.5m宽地下车库出入口。西侧设酒店非机动车出入口,北侧设办公非机动车出入口。

二层西侧为会议兼餐饮区,中部为多功能厅,东侧设厨房管委会食堂和会议室。三层西侧为酒店客房部分,东侧为办公区、会议室及活动室。四层西侧为酒店客房部分,东侧为办公区。五层西侧为酒店客房部分,东侧为办公区、档案室及大会议室。六层西侧为酒店客房部分,东侧为办公区、档案室。七层两侧为设备平台、观景台、屋顶花园。建筑柱网为8.4M×8.4M,既符合酒店、办公室内家具的布置,也符合地下停车库的模数要求。

酒店部分设两部乘客电梯和一部消防电梯兼货梯,设防烟楼梯两部。办公部分设两部乘客电梯和一部消防电梯兼货梯,设防烟楼梯两部。屋顶则设有电梯机房、消防水箱、卫星电视机房等辅助房间。

基地的绿地主要为东、南两面的集中绿化组成,沿河设亲水置木平台,同时屋面设屋顶绿化。基地绿地率为31.73%。

3.3 绿色节能的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从基地环境着手,充分理解区位和朝向,重视内外空间的层次和渗透,强调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通过对建筑形体的多次切割,同时形成“钻石”的切面形体。在基地环境处理上,南挑北坡的做法显示了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呼应与对话。在建筑造型设计中,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通过日照软件,合理分部分布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遮阳百叶。在符合平面使用的同时,也有利于以后实际使用中的节能降耗。

绿色景观通道是造型的亮点,既连接了基地的南北两侧,同时也是重要的半室外活动场所,实现了景观上的借景和框景。细部通过不同质感与尺度的幕墙形式对比融合,表现出既变化又统一的立面效果。材料上采用low-e玻璃及断热型材、高级涂料、石材、铝合金遮阳百叶等现代材料,体现建筑的科学性和明快、高效的风格。方案力求在塑造一栋时尚的、引领潮流的、具有一定建筑艺术价值的标志性建筑。

3.4 以绿化景观实现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设计

基地机动车停车数按80辆/万m2设计,共164辆,其中地上5辆,地下159辆。非机动车办公部分按300辆/万m2,共203辆。建筑内部交通主要由4部乘客电梯、2部消防电梯兼货运电梯进行上下连通。同时依据消防规范设有若干消防疏散楼梯。

基地由一条宽环绕建筑的车道与滨湖路相接,形成两个出入口,其中西南角出入口为后勤服务出入口,东南角为9M宽的基地主要出入口。除应急车辆外,该环路平时控制机动车的通行,进出基地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主要通过基地东西侧车库出入口进出入停车场和地下车库,而南面形成广场和休闲绿地,从而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

3.5 绿色节能设计

3.5.1 建筑节能设计

所有外窗玻璃及玻璃幕墙均采用中空低辐射low-e玻璃及断热铝合金型材料,以减少外窗的传热系数,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建筑屋面采用最薄40厚XPS保温板隔热材料,屋面整体传热系统控制在1.0W/m2·k以内。所有外窗玻璃均采用中空低辐射玻璃,幕墙框料采用断热铝合金型材料,以减少外窗的传热系数。铝板部分内衬最薄80厚防火保温岩棉。内隔断采用加气砼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构件用料。

3.5.2 节能节水设计

按使用功能设水表计量,充分利用城市管网压力供水。采用节水型洁具,公共卫生间采用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公共浴室及设公共淋浴器的场所采用系统设可靠恒温混合阀等单管供水,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水泵选型应使工况点位于水泵和扬程曲线的最高效区段内。室外检查井采用塑料成品窨井以取代砖砌窨井,从而达到节约耕地、节省能源的目的。热源优先采用太阳能,绿色环保、经济节能。采用暖通专业提供冷水机组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预热,充分利用废热热源。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了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

3.5.3 绿色节能的电气设计

3.5.3.1 降低能耗方面,设备选择低能耗产品,并采用用能调控和计量系统。选用低损耗变压器,变配电所的位置设在用电负荷大的设备附近,缩短低压供电线路的长度;照明光源和灯具均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及金属卤化物灯,均采用节能型快速启动电感镇流器或谐波含量较低的电子镇流器;为了能更有效的监控和跟踪各个能源系统的消耗,安装能耗监控系统。对电量、水耗量、燃气量、集中供热耗热量、集中供冷耗冷量和其他能源应用量进行信号采集和管理。其中,电能管理在每层的照明、动力等主要用电点均装设多功能电表,动力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各部分能耗均独立计量。

3.5.3.2 提高用能效率方面,在0.4KV侧设电容器补偿,以减少无功损耗。对于无功功率容量大且相对集中的负荷,采用就地补偿;当无功补偿容量大于100kVar且离变电所较远时,采用就地补偿方式;对于单相设备无功功率容量大且相对集中采用就地分相补偿。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在照明灯具,空调风机,等各个终端设备安装控制模块,通过设备控制系统,可有效控制照明,动力终端的运行,实现分时,分区域,分功能的调配电能资源,达到有效节能目的。客房采用节电钥匙开关,人离开房间时转入节能模式。暖通、给排水设备选用变频调速泵,根据负荷变化调速节能。限制使用谐波源尽量避免使用会产生较大谐波源的设备,必要时采用自带谐波抑制装置的设备。

3.5.3.3 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室外路灯采用太阳能等,利用光伏转换技术,相当于具有独立电源。电源控制方式为光控计时或者人工随意设定。路灯自带免维护蓄电池,自动启动,关闭。

3.5.4 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空调房间温湿度设计参数、房间新风量均按照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确定。空调负荷采用计算机软件逐时逐项计算确定。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空调运行时的热损失。采用高效、节能型空调、暖通设备,其性能系数、效率均应符合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值。

办公区域采用变风量地送风空调系统,各空调房间可根据负荷变化及个性舒适需要,调节末端地送风口风量,空调机组变风量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大空间餐厅、多功能厅等区域空调系统,设置变频器调节机组送风量,实现可变新风量运行,适应负荷变化,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对有值班工况的安保室、消防控制室等采用热泵型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调系统,有利于节能和运行管理。

空调、通风系统采用了自动控制,既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又防止了因超温和不合理运行造成的浪费。风管和水管的绝热材料和厚度符合节能规范的要求,空调冷水管与风管设置隔汽层与保护层。

对空调系统末端进行能量计量。对空调冷热水进行分区的流量计量,对定压罐、冷却塔的补水和锅炉用水进行流量计量。水系统供回水总管均设压差旁通阀,适应系统水量变化。合理计算确定冷冻、却水泵、热水泵、地源循环用水泵的流量和扬程,使其工作点大部分时间处于高效区。冷却塔风机根据冷却水出水温度进行台数控制,以节省运行能耗。

3.6 绿色环保设计

3.6.1 本工程泵房内水泵设有隔振及消声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厨房废水经二次隔油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3.6.2 按规范要求选择高效率、低噪声、低振动的空调、通风设备,如冷却塔、通风机等,以避免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所有吊装的空调末端设备均设有弹性吊钩,隔断固体传声;空调、通风系统设消声器、消声弯头等降噪措施;所有空调机房围护结构内侧贴吸声材料;设于室外的通风空调设备,根据周围环境的要求进行适当的隔声处理;机动车库废气至满足规范要求的高度排放;厨房油烟由带油雾过滤器的不锈钢排油烟罩过滤后,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冷热源的制冷剂采用环保型;空调水系统作杀菌、灭藻、防垢、除垢处理,以保持水质;锅炉烟囱高度满足环保要求,并进行高空排放。

4、结语

西太湖滨湖城商办综合楼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始终贯彻着绿色的理念,无论是其绿化设计、节能还是环保设计均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果,这是一般绿色建筑工程的绿色设计别值得关注的几个环节,但其实绿色理念应当贯穿到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所有流程及每一细节。西太湖滨湖城商办综合楼项目的绿设计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能源的节约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更为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做出了示范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凤.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中国的启示[J].华东科技.2010(01)

[2]林柱,秦丹.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及选择[J].住宅产业.2011(05)

上一篇:浅谈房地产企业成本部如何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下一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