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及对策

时间:2022-03-29 08:22:48

浅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及对策

合作学习是20世纪末70年代初始见于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传于中国,鉴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学习方式以逐渐为广大教师青睐,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有着诸多优点,在我们的课堂上随处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可见教师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情有独钟,但其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形式化倾向

几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学生坐成“U”字形或围成一圈(组内有大半的学生身体朝左或右,头却要转过去朝前,一堂课下来腰酸脖子疼):当老师号令“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还不知道教师的话语,就马上听到教师喊“停止”,学生马上恢复原状一会儿教师又一声号令再一次“合作”,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马上开始发言,你收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听清同伴的发言,甚至有的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老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观者。

2.学习效率低

由于学生参与程度明显不均衡,个别学生发言频频,多数学生沉默不语,根本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小组活动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合作学习为一些学困生提供了玩耍的机会,正好活动活动筋骨,学习场变成了运动场,学生思维没有活动,反而活动了四肢。

3.缺乏合作的意识与基本技能

小组成员活动要么由组长包办,要么各执己见,不与同伴沟通,缺少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方法。

对于合作学习,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者王坦曾总结过: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点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由于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足够理论培训,不知如何调控课堂,放,控制不住局面;收,又统得过死,容易走向两个极端。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合作学习的分组

教师要对全班同学分组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最好异质分组,即每个组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活跃程度、男女比例都要均衡,并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也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中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本组汇报学习成果,一般每组以4-6人为宜。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要体现哪些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长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合作的时间有多少等等。如统计的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整理一般需要合作,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的知识,能力意识是很有限的,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教学中完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较少,需要将班级授课于小组学习相结合灵活运用,按“需”而定要不要小组学习。“需”就是需求,是教学的必需,当学生个体学习出现困难时,或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存有异义时;或是一个问题可发散出不同结论时;……可考虑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要进行课后跟踪调查,反思教学成果或存在的不足,通过课堂观察、批改作业、个别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指导,如学习能力上、情感态度方面、合作技能方面等等。然后每个小组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5.合作学习的技能培养

学生应学会收集资料,培养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学会讨论,应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合作,才能做更多的事”。发扬团队精神,荣辱与共,抛弃依赖的惰性思想,不断激励自己共同参与小组合作,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信心取得下一次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雄县教研室)

上一篇:重视基础,联系实际,提高能力 下一篇: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