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3-29 08:10:50

摘要: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多数霉菌都能引起粮食及饲料等霉腐变质,不同粮食、饲料所产生的优势霉菌不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温和干免疫机能差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关键词:霉菌毒素 危害 防治措施

一、霉菌及其毒素的种类

霉菌毒素是由许许多多的霉菌所产生的一种或多种(一种霉菌也可产生多种毒素)毒素的通称,是霉菌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自然界中的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田间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两类,其分泌的霉菌毒素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仓储霉菌是在储藏过程中产生的,以曲霉菌属为主,其分泌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和青霉菌毒素。霉变饲料或原料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等。霉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湿度。

二、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的危害除了直接引发患病外,还能产生隐形杀手一一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次生代的真菌代谢物,当霉菌受到外界应激如干旱、虫蛀、潮湿等影响时就产生多种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危害是全年性的,烟曲霉菌毒素、黄曲霉菌毒素适合于温热气候生长,而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常见于寒冷高湿的气候地区。霉菌的直接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破坏饲料及原料质量。

孢霉菌属于一种腐生微生物,靠分解、消耗饲料养分生长繁殖,还释放热量,使料温升高,其结果是饲料中蛋白质变质,利用率降低,氨基酸含量下降,还会使脂肪、维生素发生变化,饲料在生产、运输、仓储、使用过程中的被氧化及细菌感染,给霉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更多的霉菌毒素产生,影响饲料的质量。

2、对畜禽消化道黏膜造成强腐蚀性。

T-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口腔与肠道粘膜溃疡与坏死,毒素进入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从而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霉菌毒素的毒性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肠道免疫系统的被破坏会致家禽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

3、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等。

4、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危害

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可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

三、霉菌毒素中毒特征

1、普遍性

许多霉菌不仅在储藏过程中感染谷物,而且在谷物生长期间就已感染了谷物。玉米是主要的饲料原料,无论在田间还是仓储都更易被霉菌感染,因此,玉米的广泛应用决定了霉菌毒素的危害具有普遍性。

2、隐蔽性

饲料或原料中是否含有霉菌毒素,很多情况下很难从感官上判断,除非它们已经发生了颜色、气味等变化,因为有些谷物在未收获前就已经感染了霉菌,还有些霉菌毒素是以共轭键结合的极性化合物,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检测出来,具有隐蔽性。

3、微量性

极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即可导致禽畜疾病。据调查,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达1微克/千克以上引起猪假、直肠脱垂;单端孢霉毒素达3微克/千克可降蛋鸡采食量;黄曲霉毒素达200微克/千克以上造成哺乳仔猪拉稀、奶质不符合要求等,400微克/千克以上肝脏损伤。

4、蓄积性

霉菌毒素的特点是不能被动物自身代谢而排出体外,因此猪只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哪怕是极其微量,通过日积月累的蓄积,也可达到中度剂量而对禽畜产生危害。

5、协同性

霉变饲料中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它们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的危害远比单一霉菌毒素的危害大得多。

6、诊断的复杂性

霉变饲料中经常同时存在多种霉菌毒素,使猪只霉菌毒素中毒时临床症状更为复杂,特别是当有细菌性因素和病毒性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而临床上它们混合感染引起猪只中毒的诊断变得更为困难。

四、常见霉菌毒素中毒的防制措施

1、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好饲料原料的含水量。

(2)做好贮藏仓库的管理。控制好仓库的温度、湿度,仓库要防漏。原料库应定期进行熏蒸消毒。要求通风良好,原料与饲料不可直接接触地面或墙壁,减少存放时间,避免堆放于阴暗潮湿的地方。

(3)加强原料质量的管理,缩短原料储存时间,及时清理被污染的原料。

2、霉变饲料的处理

养殖户往往通过剔除发霉饲料,筛除破碎和霉变的籽粒及杂质,或通过物理学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生物处理法等办法以减少霉菌毒素的含量或毒性。在所有脱毒方法中以添加酯化甘露聚糖方案最佳,因为酯化甘露聚糖具有吸附霉菌毒素种类多、吸附能力强、不吸附营养物质等优势。所有的霉菌毒素祛毒剂和处理剂只能对轻度污染霉菌毒素的饲料有效。绿叶产品“大壮素”采取吸附霉菌毒素与营养调控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不仅能吸附霉菌及毒素,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并且能针对霉菌造成的营养损失进行营养补偿,满足饲料营养的均衡性;同时缓解霉菌及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综上所述,在霉菌的防治方面,要采取综合措施,以防为主,如已发生霉变的,最好采用保健方法。

上一篇:浅谈猪舍的空气质量控制技术 下一篇:猪疫病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