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免耕套种水稻轻型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04 06:14:35

麦田免耕套种水稻轻型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麦田免耕套种水稻轻型高效栽培,是一种具有简化了传统稻作的育秧、栽秧、耕耙整地等复杂的程序,减少了繁杂的田间劳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减缓解了夏收、夏种争时、争劳力的矛盾的新技术、新措施。利用简化的新技术,不但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地力,而且获得力水稻高产。

关键词:麦田免耕;套种;轻型栽培

一、麦套稻栽培技术的概述

在麦子灌浆中后期,将稻种处理后直接均匀定量撒播在麦田内,即与麦子形成一定的与共生期,机械收麦时留茬30cm左右,麦秸全量直接还田。麦田免耕套种水稻(麦套稻)的稻麦套作方式,是继水稻抛秧、水育稀植、直播、早直播之后,又一种更为简便的麦套稻轻型栽培新方式。这种方式彻底简化了传统稻作的育秧、栽秧、耕耙整地等复杂的程序,减少了繁杂的田间劳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减缓解了夏收、夏种争时、争劳力的矛盾,愈来愈为广大土地承包户所接受。

二、麦套稻栽培的特点

1、简化操作程序,减轻劳动强度免耕套种水稻简化了育秧、拔秧、耕翻整地、栽秧等复杂的操作工序,减缓了季节矛盾,减轻了劳动强度与物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省工节本,稳产高效麦套稻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三省一增,即省秧田及秧田期费用;省大田期机耕作业费用;省拔秧、栽秧人工费用;增加前期化除及后期人工拔草费用。种植1hm2可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免耕套种的水稻穗粒结构表现为穗数增多、结实率和千粒重略增、每穗粒数减少,单产可与常规水稻持平。

3、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民不习惯,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导致每年夏秋两季大量秸秆被焚烧,损失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且污染了大气。免耕套种水稻技术推广应用后,小麦秸秆可全量还田,改观现有的农业生态状况,培肥农田土壤。

三、麦套稻栽培的主要技术

1、田块要求田块平整是免耕套种水稻成功的基础,保持稻田原有的平整度,认真做好麦田的化除,麦田杂草留到稻田中,套播稻种容易被悬空吊挂,不能及时落地扎根,很难达到齐苗、全苗的目标;麦田杂草危害严重时,会导致麦子让茬上水后生长延滞,影响套播稻苗初期的正常生长,增加稻田防控杂草的难度。麦田忌用甲磺隆、绿磺隆类的除草剂。

2、选用良种,适时匀播麦套稻共生期具有出叶速度较慢,中期暴发性生长的特点。品种选用上以穗粒并重或大穗型的粳稻品种为宜。晒种后,用使百克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种子破胸露白后,用稠河泥和干细土包衣,增加稻粒的重量,播后最好两人一组用绳索拉动麦秆,促使稻种全部落地。

麦套稻共生期以10~20天为最佳,小麦让茬时秧苗叶龄达二叶一心左右。麦套稻适宜的播量为90~105kg/hm2,要求按畦称种,力求达到匀播,不重播漏播。播后立即窖水促齐苗,麦收后抓好匀苗补缺工作,就近移密补稀,力争稻苗全田分布均匀。

3、科学水肥运筹,控制高峰苗麦套稻水浆管理是“湿润出苗,浅水促蘖,适度搁田,间隙灌溉”的原则。

(1)套播当天立即窖水,待高墩地方有水后即速排,确保第2天日出前沟内无积水,即使播种时下雨也要实施淹灌,隔3天再灌一次水,保证秧苗对水分的要求。

(2)麦收秸秆撒开后,灌一次跑马水,湿润2~3天,让秧苗由旱育过度到水育。

(3)分蘖期建立水层,正常管理,达到预定穗数苗后,可适当露田。麦套稻田由于前期生长量小,分蘖起步迟,只能适当露田轻搁,力争足穗、攻大穗,切忌重搁田。抽穗扬花期要建立水层,此时需肥水较多。

(4)在灌浆结实期,以干干湿湿为主,养根保叶,秆青子黄,活熟到老。麦套稻根系活力强,成熟期要比常规水育稻略迟,后期切忌断水不宜过早。

肥料运筹上,适宜“少吃多餐、平衡促进”的施肥策略,常规粳稻一般用纯氮240~300kg/hm2,45%高浓度复合肥375~450kg/hm2作基肥,6月下旬施150~225 kg/hm2尿素作分蘖肥,7月底至8月初肥尿素150~180 kg/hm2加45%高浓度复合肥225kg/hm2作施穗,8月中旬看苗尿素45~75 kg/hm2作补肥。穗粒肥使用不宜过迟,以免贪青倒伏。

4、加强杂草防治杂草要“除早、除小、除净”为原则。针对田间草相,选用适宜的除草剂,采用“一封”:即封杀土壤中尚未出的草籽,即在麦收后第1次上水(出草高峰尚未形成),待其自然落干后,每hm2用15%二氯喹啉酸750g+10%苄磺隆300g或30%扫弗特1350 ml苄磺隆150g对水450 kg喷雾进行封杀;喷雾用水量要大,药后3~5天田间缺水补水,以确保化除效果。“二杀”:是指封杀后残留杂草严重的田块,在封杀后lOd左右用第2次药,以千金子为主田块用10%千金乳油750ml/hm2喷施,以阔叶草为主的田块,用10%苄磺隆300g/hm2兑水喷雾,或分蘖末期用20%二甲四氯2250ml+48%苯达松2250 ml/hm2喷雾;“三补”:是指化除后人工补拔遗漏杂草。

5、防好病虫鼠雀除做好常规的病虫害防治外,要特别注意苗期稻蓟马和稻象甲,中期纹枯病、后期螟虫和稻飞虱的防治,另外,在播种立苗期间要用药剂灭鼠防雀。

四、麦套稻栽培的前景展望

麦套稻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应该在有小面积示范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行有条件的推广。推广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全苗、匀苗、杂草化除和特殊的肥水管理等技术关键,切不可把它误解成“极端粗放的懒种田”。麦套稻从开始研究到技术推广仅10多年时间,而真正应用于生产是近几年的事,必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生产实践中完善,健全它的理论体系。

上一篇: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一篇:浅谈玉米种子的安全储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