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时间:2022-03-29 06:51:55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摘 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进行了研究,而激励性评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其重要作用。简要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

关键词: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兴趣;发展

数学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这并不意味着评价功能的削弱,相反,是从评价方式、评价时机、评价艺术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呢?

一、在教学中实施多种激励性评价

1.竞争激励

利用学生好胜心强而持久性较差的心理特点,使用竞争激励,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在班级里可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男生与女生的竞争、优等生与优等生的竞争等等。在此手段的运用中,切忌只注重个别优等生,而应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2.目标激励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低层次要求开始,经过引导,逐步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有了目标必须辅以实现目标的若干措施。比如:选准教学起点,控制教学容量和节奏,由浅入深、铺设“台阶”,循序渐进,分层次教学,个别辅导等。

3.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包括口头语言激励和体态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语言激励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到你发自内心的赞美。

在重视口头语言激励时,更应重视体态语言激励。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方式,它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褒贬有度,准确评价学习的成果

1.真诚地表扬

让学生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能启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课堂中只有让受到表扬的学生真正感到老师的、同学的肯定是真诚的,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激发学生有更好的表现。

2.“温柔”地批评

表扬与批评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学生就会沾沾自喜,只有批评没有表扬,学生感到的只是苦涩和压力。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先要肯定学生课堂中的某一侧面,以此作为突破口,然后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或延伸,这是一种寓批评于激励之中的批评方式。

三、注重过程,有效引领探究的过程

1.注重过程促发展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适时恰当地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注重过程激兴趣

表扬激励法是一种“精神快餐”,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力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采用“好极了!”“真棒!”“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看哪一组思考最全面。”“某某组可不能落后了,加油啊!”等激励性语言,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无形的内在动力。

3.注重过程“增合力”

增强小组凝聚力,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基础,把个人竞争改变为小组竞争,增强小组凝聚力。可采用小组记分的形式,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小组列表上墙,随时记录课堂表现,包括知识、能力、交流技能等。小组成绩的评价,重过程而不只重结果,尽量多肯定少批评。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几点思考

1.利用激励性评价短暂性、时效性的特点,使表扬和激励能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应

新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2.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找准时机与场合

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激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愉悦的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3.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找准切入点

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特别应以学生的智能强项为着眼点,进行理性评价。评价要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被遗弃感。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9.

(作者单位 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镇学校)

上一篇:巧妙导入让语文课堂显高效 下一篇:中班幼儿交往品质的提升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