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配电架空线路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技术

时间:2022-03-28 08:38:45

浅谈10kV配电架空线路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技术

【摘 要】在我国的郊区和农村以10kV架空线路居多,事故跳闸率偏高。传统的馈线方式导致变电站出线开关动作频繁、隔离故障所需时间长,非故障区域也会引起停电。提出10kV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案,即通过增设自动化断路器和自动化负荷开关将主干线分为几段,并配置智能控制器(FTU),通过与变电站保护配合减少了变电站出线开关的跳闸次数,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隔离故障区域、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关键词】10kV架空线路;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自动化断路器;自动化负荷开关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就意味着对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配网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网运行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目前阶段主要是指实现10kV架空线路的馈线自动化。目前研究的馈线自动化策略很多,但真正实用于10kV架空线路,并且实用、经济、易于实现的馈线自动化策略并不多。本文提出适用于架空线路的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案,详细阐述该方案的实现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比较了该种馈线自动化方式与传统馈线自动化方式的效果对比。

1.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实现原理

实现10kV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定位故障、隔离故障、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通电,尽可能地减少故障引起的非故障区域停电范围,缩短故障排查时间。故障时只有靠近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动作,使开关动作引起的停电范围最小。在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开关的动作次数,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基于此馈线自动化目的,提出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实现的原理是指故障的检测、定位、隔离等功能的实现采用电流检测判据。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由配电网主站通过GPRS方式收集线路上相关FTU的故障信息,并进行故障分析、定位故障。由于主干线上的电压型自动化负荷开关具有“失压脱钩”的特点,此时,处于失电的负荷开关位于分闸位置,远方的主站只需发出开关闭锁合闸命令,就可以将故障点两侧的开关闭锁在分闸状态,这样就把故障区域隔离出来了。对于馈线上非故障区域的供电,通过变电站出线开关经过重合和解除联络开关闭锁合闸的命令,并结合自动化负荷开关的“来电自举”的特点,逐级恢复供电。这种电压-电流型混合配网自动化方案兼顾了电压型、电流型配电网自动化方案的优点,一方面具有电流型快速、快速可靠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的优点,避免了电压型方案中因“残压闭锁”不绝对可靠而造成对侧全线停电的缺点,同时具有电压型开关采用交流操作电源的特点,开关操作可靠性大大提高。

2.自动化开关选型

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式的配置为:在主干线约离电源侧三分之一处配置一台电压-电流型自动化断路器,因为断路器可以切除故障电流,所以要考虑与变电站出线开关的时间配合,故一般配置一台自动化断路器,线路其余地方都配置电压-电流型自动化负荷开关。电压-电流型自动化负荷开关具有“失压脱钩,来电自举”的功能。不管是自动化断路器还是自动化负荷开关,都采用成套设备,包括自动化柱上真空开关、智能控制器(FTU)及PT电源,智能控制器(FTU)采用GPRS通信方式。智能控制器(FTU)既有电压型特点又有电流型特点,电压型特点是指智能控制器具有电压型开关控制器功能:在馈线全线停电的情况下,当智能控制器检测到开关一侧来电时,在开关没有被闭锁合闸的情况下,经过7s延时后,FTU自动将开关合闸,不需要等待主站发遥控命令;如果开关被闭锁合闸,则开关保持在分闸状态。电流型特点是指智能控制器(FTU)检测故障的判据是电流,而不是根据电压和时间为判据的。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智能控制器根据流过的故障电流大小,记录故障,并通过GPRS向主站发送。

3.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实现过程

下面详细说明电压-电流型自动化方案处理过程(见下图),变电站出线开关1和分段开关2为带时限保护(限时速断、过流、零序)和带二次重合闸功能的断路器,一次重合闸时间为5s,二次重合闸时间为60s。分段开关3和分段开关4为电压-电流型自动化分段负荷开关,且具有单侧得电延时7s合闸,若合闸3s内未检测到故障电流闭锁分闸,若合闸3s内检测到故障电流则分闸且闭锁合闸。

假如c区域内发生瞬时性故障,由于分段开关2为断路器,可以跳开故障电流,因此分段开关2因速断保护动作而分闸,随后分段开关3和分段开关4皆因失压而分闸。分段开关2经过5s后一次重合,分段开关3、分段开关4依次延时7s、14s后合闸,恢复b、c、d等区域的供电。从发现瞬时性故障到恢复供电,前后经过的时间约为19s。此后,智能控制器FTU通过GPRS向主站汇报各自检测的瞬时故障信息,以便主站了解瞬时故障的发生过程和位置。

假如c区域内发生永久性故障,同样分段开关2因速断保护动作而分闸,随后分段开关3和分段开关4皆因失压而分闸。分段开关2经过5s后一次重合,重合成功后分段开关3单侧得电,延时7s后合闸,分段开关3合闸到故障点,分段开关2再次动作分闸,分段开关3、分段开关4皆因合闸后3s内检测到故障电流,所以分段开关3、分段开关4都分闸且闭锁合闸,因此将故障c区域进行隔离。60s后分段开关2进行二次重合闸,恢复非故障b区域的供电,分段开关2的前端用户未受到故障带来的停电影响。为了恢复失电区域d的供电,解除联络开关5的闭锁合闸命令,联络开关5检测到一侧有电、一侧无电经过7s延时后合闸,恢复失去电区域d的供电。这样由于分段开关3处于分闸状态且闭锁合闸,从电源侧确保了故障c区域的隔离;由于分段开关4的处于分闸状态且闭锁合闸,从备用电源侧也确保了故障c区域的隔离。

4.与传统馈线方式效果对比

传统馈线方式不具备自动化水平,主干线上只配置一些就地手动操作的普通型柱上开关,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首当其冲的是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动作跳闸,虽然切除了故障电流,但是却引起了整条10kV线路停电。故障排查很繁琐,要运维人员沿线行一路巡查下去,当找到故障点后,要手动拉开故障点两侧的柱上开关,再通知变电站运维人员把变电站出线开关合上,恢复故障前段的供电。如果有联络开关,手动合上联络开关,恢复故障区后段供电。由此可见,传统馈线模式非但不能快速定位故障、隔离故障,反而造成大面积的非故障区域停电,停电时间长。

选用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式后,通过自动化柱上开关准确有效地对故障进行检测、定位、隔离,只需很短时间就可以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抢修人员可以很有目标的直奔故障区,省去了传统的沿线排查故障,这样不仅缩小了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而且加快了抢修的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了总的停电时间,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一种适用于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案,重点描述了该方案的实现原理和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际发生的故障事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说明。总结得出该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方案可以实现对10kV架空线路故障的快速定位、隔离和恢复,有效的降低了10kV馈线的故障跳闸率,对今后推广10kV配电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配网自动化基础知识简介,2012,8.

[2]朱学森.馈线自动化的模式及应用[J].农村电工,2004(9).

[3]董霞成.配电网自动化中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及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3.

上一篇:探究儿童作文的三个阶段 下一篇:浅谈工业电气高低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