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理论的多元评价体系 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8 06:27:34

基于MI理论的多元评价体系 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中的应用*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指明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地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提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从中可见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评价的重要性。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中逐步构建形成了基于多元智力理论(Multi Intelligences)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试行采用了多元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评价形式多元化,即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即知识评价+能力评价。

一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Multi Intelligences)。它的基本涵义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力,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1999年,加德纳在《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中指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

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评价观指出:“智能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所有的评价及由此产生的批评结果应考虑个人的差异及其发展水平;评价的初衷应是帮助学生而不是将学生进行分类和分等级。”评价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及相应的情境中进行,尊重个体差异,要“因材而评”,“因智而评”。多元智能理论重新界定了评价概念,使教学评价从一元评价变为多元评价,并将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评价观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中对综合评价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和素质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于MI理论的多元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中的应用实践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一直在进行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合理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完善建设评估体系,优质配备网络自主学习设施,在实践中探索培养语言实用能力强、有创新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其中评估方式的改革体现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上历经的三个阶段。

1起步探索

2004年之前,我院学生的英语课程成绩是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80%构成的,平时成绩为作业5分,出勤5分,月考10分构成,平时成绩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任何考评,只是在期末考试试卷中有20分听力选项题,以此来评定学生的听力水平,却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任何考核。这种评价模式的后果是学生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考核,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笔试做题应考能力,却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2004年学院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依据,重新调整了评估方案,将形成性评估(平时成绩)调整为40分,其中平时模拟测试20分,出勤3分,课堂表现3分,作业4分,口语10分。形成性评估中增加了10分的口语考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该听说考评模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存在部分学生平时不操练,只在口语考试前按考核题型突击准备的问题,以及听力考试分值过小且题型单一的问题,因此,评价体系还需继续完善。

2日趋完善

2008年7月,黑龙江科技学院启动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历经两年试点的网络自主学习全面铺开,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200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大学英语课程成绩评估采用基于MI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英语课程成绩由形成性评价(60%) +终结性评价(40%)+素质教育活动加分构成,形成性评价中听说能力评价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口语测试(10%)、出席英语角(5%)和学生网络听说自主学习成绩(10%),听说测评在成绩中的比例提高到了25%,在终结性评价百分制试卷中听力测评占40%,折合后占总成绩的16%,题型也由原来的单一选择题,增加了复合式听写等题型。多元评价体系中,总体上听说成绩占到了41%,有利于教师重视学生听说能力即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从被动应考到主动参与其中,体会到网络语言环境的魅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多元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虽然口语考试是在计算机语音系统上完成的,但学生口语成绩的评估依然是由任课教师给出的,评价主体单一,尚需进一步将其完善,建设更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

3形成体系

随着黑龙江科技学院课程建设的深入进行,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也在逐步调整、完善和形成。目前我院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评定方案为:学生课程成绩=形成性评价成绩(50分)+终结性评价成绩(50分)+素质教育活动加分,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评价采用课内外考评相结合的形式,听说部分的考评包括口语表现10分(个人日常口语表现4分+团队口语表演6分)、网络自学10分和英语角5分组成。在听说测评中,终结性评价百分制试卷中听力测评占35%,折合后占总成绩的17.5%,使得评价体系中学生听说能力考评的比例占到了42.5%。测评中最大的变化是将口语成绩由原来的期末集中考试改为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获得。其中学生个人日常口语表现成绩是学生个人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畅谈主题,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给出分数;团队口语表演由学生自由组成口语小组表演后,教师及班级其他小组分别给出每个表演学生的得分,表演小组也给出自评分,最后由教师测算出平均值为学生个人得分。网络自学成绩按学生的不同起始级别、学习进度及网络学习系统给出的听说综合成绩计分。英语角由英语角志愿者根据学生参加英语角的表现给分。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将课程成绩分析反馈给学生。实践证明,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应用于听说测评中,有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增强了听说教学的效果,使听说测评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有利于实现听说教学的目标,真正体现出评价主体、形式及内容的多元化。

三多元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中应用的效果

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应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1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

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使教学活动中的评价针对性较强,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分析诊断出学生完成出色者要保持和提高的听说任务,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供改进途径和措施,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提高听说教学质量上具有特殊作用。

2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

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不断增加了听说考核的权重,具有引导评价对象—学生朝着听说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口语测评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评价学生必须按考核标准努力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否则就达不到合格标准,得不到好的成绩评价,因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质上,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引导着听说教学朝正确方向发展,使学生形成自觉地按听说目标的教学要求和步骤进行听说活动的意识,有助于实现听说教学目标。

3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

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使评价更加公平、合理、客观、科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要求教师给的评语和学生的互评应该是鼓励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几年来,学生的听说水平和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MI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课内外考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改进了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应考的局面,改进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外自主学习系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该评价体系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学和评价有机结合;变更了教师角色,改变了评价主体,并使评价内容立体化,提高了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基于MI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听说测评中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Haward Gardner.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张凌.基于多元智能评价观构建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4]易兴霞.构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评价体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张红.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3(7).

上一篇: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写作批改模式 下一篇:浅析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的OO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