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3-28 02:15:03

对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认识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读写能力,并能够从书籍和文章中逐渐获得思想和情感的体验。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就会妨碍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科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问题

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着很多的阅读问题,我们将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我国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中存在几点问题

(一)阅读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常常被教师所忽略,认为广泛阅读并不一定能够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只有对课本教材的钻研才能够夯实基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多教师认为,小学就是夯实基础的阶段,如何将课上好,让小学生背诵、熟读课文,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他们没有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也没有注重对阅读方向和阅读方法的引导。

(二)阅读缺乏兴趣

很多小学生都是从小看电视、玩游戏长大的,没有读书的习惯,家里和课堂上也缺乏阅读的氛围,很多小学生都认为阅读就是学习,失去对阅读的兴趣,不愿意在课余时间花费时间去进行阅读,家长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而逼迫小学生阅读一些艰难、枯燥的大部头书籍,使小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动力。

(三)良性的评价机制的缺失

当前,很多小学中都没有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小学生一直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阅读,没有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认同。有的小学生在获得良好成绩之后能够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夸奖。但是,很少有小学生因为阅读大量书籍而获得教师的奖励。由于缺乏激励措施,很多小学生的热情被浇灭,从而难以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帮助学生拓宽阅读渠道

为了能够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机会,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感受阅读的魅力,教师可以成立课外阅读小组,为学生们提供课外阅读的地点和场所,使学生在业余时间能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阅读书籍。在这个场所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书籍,让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而不是进行“阅读分析”,这种自由的阅读方式能够消除小学生对阅读的抵触心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小学生具备基础阅读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按照喜好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对自己喜欢的读物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对学生进行良性阅读指导

很多教师强迫学生按照自己推荐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不仅会使小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会干扰小学生自己的方式和观念,“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教师个人的阅读方法并不一定适合小学生,强制小学生遵循教师的方法反而会增加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对书籍的好与坏提供辨别方法,让小学生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文章、什么是不好的文章。在小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要积极与小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使小学生能够学会从阅读中进行思索,并且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阅读中发现真善美。例如,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推荐《小王子》《彼得・潘》《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金银岛》《鲁滨逊飘流记》《绿野仙踪》《哈里波特》《科学家故事100个》等书籍,让学生从这些优秀读物中吸取知识,感受阅读的魅力。

(三)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断变换的,小学生处于阅读初级水平,没有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采用各种阅读方法,从而实现对文章的把握,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涵,并吸取养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阅读有精读、泛读、默读、朗读等各种方式,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将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进行把握,并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而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可以采用先略读再精读的方法,大致对文章构架进行浏览和掌握,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解,从而分析整个作品的思想和感情。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应带领小学生走入阅读的世界,让小学生发现文字中隐藏的美好,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大量的阅读中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松原市地震应急物流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综合康复训练结合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