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28 01:17:03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及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么,什么是微课?如何制作微课?怎样在教学中应用微课?就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 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17-02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学生来源比较广泛,由于地区差异,学生生活背景和家庭条件大不相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同。有的从小就接触电脑,对电脑的操作较为熟练,能熟练应用部分计算机软件,对新知识的接受较快;有的学生很少使用电脑,对电脑较为生疏,动手能力较差,对新知识接受较慢,这样导致教师不得不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反复的讲解和演示,占用所有同学自主实践的时间,造成快的学生吃不饱,慢的学生跟不上的情况。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传统教学方式还是以讲练结合为主,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而这种机械式的模仿训练不易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属于短暂的记忆性学习,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此外,教师演示的时间过长,占用了学生自主实践和自主思考的时间,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碍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只习惯于机械式的模仿,而懒于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在这些问题和现状之下,微课的诞生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一丝曙光。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微课将教学内容精炼到10分钟以内,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二、微课的含义

在国外,微课是这样定义的: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

在国内,微课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老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为应用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 。”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教育部将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是传统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或实验活动的课堂实录。

三、微课的特征

1.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微课的选题具有针对性,通常是针对教学中一个或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是教学中的难点进行选题,使得该微课能够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问题,这样,学生在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主题,把握重点,掌握难点,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2.短小精悍,易于传播

微课视频的播放时间较短,通常在5-7分钟,教学内容通常只关注某一个知识点,视频容量比较小,一般大小为几兆到几十兆,其内容多选自学生难以理解的主题,通常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学科专家设计制作而成,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微视频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不仅可以在电脑上使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播放,通过网络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易于知识的传播。

3.开放资源,易于交互

在微课不断发展的今天,微课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很多优秀的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为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微课教学资源,有效地实现了微课资源的共享,免去了广大教师重复性地制作微课视频的工作和时间。微课视频资源通常以动态网站的形式提供给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视频,达到满足自身学习的目的。

四、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微课的制作方面,比其他教师更有优势,这得益于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信息化技术。根据戴维・彭罗斯的微课制作的五个步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依据微课的制作流程为课堂教学量身打造微课资源。微课就像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一样,要紧扣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并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的教学。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阶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良好铺垫,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快的接受新知识,是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尤其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前利用微视频先学习一遍的话,上课时再听讲,就会很容易接受。由此可见,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阶段,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又有肋于提高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节省教师在课堂上为这部分学生进行反复讲解和演示的时间,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实践的时间。

2.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阶段,辅助学生课堂实践操作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使用电子白板或者是大屏幕进行投放,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建立微课资源网站,或者是选择优秀的微课资源网站供学生进行自主访问观看。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由自己掌握,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情况有选择地自由观看,可以针对某一个主题自行成立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互交流,这样,既减少了教师讲解占用的时间,又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将微课应用于课后复习阶段,及时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的记忆遗忘曲线(H.Ebbinghaus)发现: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因此,我们要在知识学习完之后及时进行复习,这样才不会很快地遗忘,才能巩固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及时进行复习,避免学习后的快速遗忘,有效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在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前面的知识点遗忘了,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具体需要打开相应的微课进行复习,避免因为遗忘的关系,造成前后知识的脱节,教师也可以减少因为不断地进行复习和个别辅导而增加的工作量。

五、合理利用微课,不要盲目追捧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教学资源,或者是选择合适的微课教学资源网站提供给学生使用,合理有效地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因微课而微课,无论什么情况、什么内容,教师都一味地采用微课进行教学,让微课完全取代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不仅无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一定要注意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同时,要注重策略得当,要使得微课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3]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5.

上一篇:环保材料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下一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