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28 05:58:07

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索,进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11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有启发性、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懂得课堂提问的技巧,没有掌握提问的艺术性,导致课堂提问效率低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提问的时机,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问题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桥梁,让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语文学习,并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紧扣目标,找准提问的切入点

课堂提问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明白提问的目的和本质是什么,误把加强师生互动理解为多提问。事实上,课堂教学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大方向来进行,提问也是如此,问题要紧扣大纲和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对教材进行思考和探究。一个恰当有效的问题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并使教学活动水到渠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争取使每一个问题都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凡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问题,都不需要在课堂上做过多的讨论,否则不仅浪费课堂时间,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变得漫无边际。比如,在教学《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笔者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入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3.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为了完成这三个教学目标,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提出问题“这能全怪我吗?”学生给出了两种回答:这不能全怪“我”;这全怪“我”。之后笔者让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分别为自己的答案找依据、找理由。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深入品读课文,相互交流讨论,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二、掌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

学习知识离不开思考,有思考才有疑问,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引导学生逐步获得知识和真理。特别是当学生有疑问时若能得到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他们就会有一种“豁然洞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不仅能够快速掌握知识,也能够增强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提问太广太深,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始解答;二是无疑而问,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必要。比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一位教师在上课一开始想通过提问来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雪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气无力地回答:“白色的。”这位教师原本想通过提问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很显然,这个提问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也未能使导入环节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发挥提问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掌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提问的内容要具体、明确、清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教师直接问学生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大部分学生会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可以化难为易,设置几个有层次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1.“那时”指什么时候?2.那时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逐步解答小问题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而且他们的思维也被激活了。

三、找准提问的时机

优秀的教师往往能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波澜起伏,很大的原因是他们能够通过恰到好处的提问来启发和诱导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找准提问的最佳时机,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定能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找准提问的最佳时机就是要在文章的关键处、矛盾处、细节处、空白处提问,用恰当的提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文章有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比如,教学《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死海是不死的?这不矛盾吗?2.这两个“死”字的含义一样吗?若不一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3.文章最后提出“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字又是什么含义?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迫不及待地研读课文,当他们理解了三个“死”的不同内涵后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及形成过程。这就是在矛盾处、细节处设置疑问,把教学的重难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他们解决了问题也就掌握了学习的重难点,教师也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提问,巧妙而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能连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以教学内容、学生水平、课堂预设等为依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而且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上一篇: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下一篇:与问题学生心理沟通实践过程及反思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