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研究

时间:2022-03-27 11:54:56

基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对继电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又为继电系统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将对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在变电站中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力系统;保护;控制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79-02

0引言

当今社会,电力是一个重要的能源,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今的电力系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主要包含了电能的产生、分配、运输以及用电等环节。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微机保护装置的普遍使用,且继电保护的二次系统自动化能力在不断的加强,现今有很多的数字信息是由人工处理的模拟信息转化而来的,并且技术管理人员而言,很多的资料以及试验文档等都必须用计算机来完成。

1关于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优点

1)对继电保护的动作性能以及特征起到改善与保护的作用,并改善动作的正确性。具体表现为能够获得在常规保护之下,无法轻易得到的特性;它具备极强的记忆功能,能够有效的完成故障的分量保护;能够引入比较先进的数学理论与相关技术,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以及状态预测等等。它拥有较高的运行正确率,并且在实践当中得到证明;

2)扩充辅助功能比较方便。例如波形分析以及故障录波,能够实现故障的测距、自动重合闸以及故障录波等辅助功能;

3)具有较好的工艺结构条件。主要表现为硬件比较的通用,在制造的过程中,容易对其标准进行统一;此外拥有较小的装置体积,能够有效的降低盘位量以及功耗;

4)容易加强其可靠性。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会轻易受到温度、使用年限以及电源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具备较强的自检与巡检功能,能够使用软件方法对主要的元部件的功能以及工况等进行检查。

2 确保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继电系统保护装置中的配置、技术和质量以及正常运行的管理与维护是确保继电保护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没有继电保护的状态下,电力系统是不能进行运转的。目前微机保护系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微机保护在特殊性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场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从而将微机保护的误动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注意继电保护装置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检查继电保护装置时,最后应该进行的工作是电流回路升流以及整租的试验,在此之后,不能对定值、定值区以及二次回路的接线进行修改。

关于定值区的问题。拥有多个定值区是微机保护中的一个优点,这便于改变在电网的运行方式以及代路状况的定值。现今,对电继工作而言,定值区的错误是一个极大的禁忌,因此,要求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办法保证定值区的准确性。具体的措施为:在对定值进行修改之后,应该将定值区号以及定值单等打印出来,并注意其中的设备名称、修改的工作人员以及时间等记录,尤其是在继电保护工作当中,对定值编号的记录。

关于一般性的检查问题。不管是那种形式的保护,进行一般性的检查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般性的检查很容易被忽视,或者是没有仔细的完成。一般性的检查主要包含:检查连接件的紧固情况、机械的特征、焊接点的焊接情况以及清洁等方面;此外,必须检查装置中全部的插件,拧紧全部的芯片以及螺丝,对虚焊点进行检查。在对装置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还必须落实各个元件、控制屏、保护屏以及端子箱的螺丝拧紧等工作。

关于接地方面的问题。接地方面的问题在继电保护工作当中是十分突出的,可以将其分为两点进行说明:第一,对于,应该将保护屏当中的屏障以及装置机箱的接地情况接在屏中的铜排内,很多厂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很好,现今对其进行仔细的检查即可;第二,在电流、电压回路接地在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端子箱上接地,其接地的可靠性是否存在问题,这对人身财产安全以及设备的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化、微机化发展:现今对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具备基本的保护功能,还必须具备长期的数据储存空间以及较大的容量故障,且其数据处理功能迅速,通信能力强大。现今,计算机化、微机化是继电保护装置发展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怎样更好的达到电力系统的需要,并更深层次的加强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还必须人们进行不断的研究;

2)网络化发展: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使得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的有力的通信保障。要想实现继电保护系统就必须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的保护装置连接起来,也就是达到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的发展。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要实现该系统的网络化是极有可能的。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能够有效的改善其系统的可靠性与保护性能;

3)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的各个领域中得到普遍的使用,且已经开始研究其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运用,例如模糊逻辑、神经网络、进化规划以及遗传算法等技术。神经网络就是非线性的一种映射办法,使用神经网络能够有效且快速的解决一些难以求解的非线性问题。由此可见,在继电保护领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4)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就是依据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以及运行方式的变化,对其定值、保护性能进行实时改变的一种新型继电保护技术。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的观点就是使其保护能够与电力系统中的改变相匹配,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保护性能。该技术在变压器的保护、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

4结论

继电保护技术朝计算机化、微机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对继电保护人员而言,这是一种新的挑战。为了确保继电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就必须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巡检,进而保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最终实现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芮新花.新型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综合实验台的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2).

[2]田家强.高压输电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9(6).

[3]胡卫东.一起500kV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

上一篇:+、Pb2+、Cd2+的实验研究'> 膨润土吸附Cu2+、P... 下一篇:石墨烯―聚苯乙烯磺酸盐铂复合物的制备及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