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困境及解决途径探讨

时间:2022-03-27 03:02:12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困境及解决途径探讨

摘 要: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刻,数学教学一直是所有学科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尤为重要。笔者在本文当中具体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各种困境,并且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困境 解决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

根据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显示出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在学习数学中没有激情,造成数学成绩一直没有提升。对于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数学不是仅仅凭借记忆就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其重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解题的经验,和其它学科相比缺乏趣味性;其次,老师不适当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些老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因此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师教学方法运用不适当

学生数学成绩一直无法得到提高的另一种重要原因则是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个别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枯燥单一,不能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学生自己对数学的特点不是很了解,失去了数学需要学生类比、归纳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思路。针对不同的题型,学生要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就需要平时大量的经验积累。但是很多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知道平时如何积累这些解题经验,造成日后解题方面出现困难,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学习态度不端正

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成绩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态度,那么他会在数学学习中充满激情,钻研数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迫于家长施加的压力而学习数学,本身缺乏主动性,因此大大降低了数学学习的效率;有的家庭没有足够地重视学生的学习,为孩子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除此以外,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同样也影响着学生对待该门学科的态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对改变学生态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途径探析

1.教师自身的改变

(1)重视学生全方位发展。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性的逻辑思维转变,因此学生的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对数学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在数学改革当中,教师针对一些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并且对学生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关注学生每一个小进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式的灵活转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老师来为学生灌输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而缺乏了学生自己探讨的空间,会导致整个课堂无趣化,学生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寻问题。

2.学生自我改进

(1)学习方法的正确掌握。学生要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课外的辅导上。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对于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复习,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找准自己的薄弱点逐一突破。

(2)归纳失败的原因。数学学习强调经验的总结,因此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寻找解题的思路,并且对其进行总结,同时也要分析自己本次失败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成绩和自己的努力程度是正相关的,让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老师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兴趣都对成绩有着密切关系,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问题的关键。

三、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关键时刻,而数学学习难度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家长的原因,有的是老师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则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针对这些问题逐一改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周成 学习中学课标基本理念,更新数学教学观念[J].神州,2012,(19)。

[2]刘宏 浅谈缓解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J].现代阅读,2011,(11),193。

[3]张跃 幸福的数学课堂:关注学生的本真追求[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2,(44),58。

[4]顾宏礼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J].文教资料,2005,(5),165-166。

[5]陈静 “柔性策略”在数学常态教学中的思考与应用[J].学园,2011,159。

上一篇:坚定语文学科信念 寻找语文教学之根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