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家庭小实验

时间:2022-03-27 02:04:39

浅谈中学化学家庭小实验

摘要: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验原理和选用仪器、药品都比较简明,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家庭小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还可以拓宽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因而它是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一项主要补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家庭小实验的开展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现状;意义;开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中,化学家庭小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等特点,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喜爱[1]。化学家庭小实验已经逐渐突显其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的弊端,还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实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实验进行探究操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一、初中化学家庭实验的现状

1、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影响家庭小实验的正常开展

对于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有的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去做实验,不能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只做与考试有关的实验;有的教师把家庭小实验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操作分析,学生听着“做实验”、看着“做实验”;有的教师认为课时已经十分有限,若布置家庭小实验学生不愿意去做,甚至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只把家庭小实验作为课外阅读材料甚至根本就不提。

2、学生自身理念影响家庭小实验的正常开展

面对初三的紧张学习课程和中考的升学压力,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文化成绩中化学基本知识比化学基本技能更重要,做与不做家庭小实验对于考试影响不大,如果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做家庭小实验,反而增加了课外学习的负担。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做了也没什么用,这就使得实施家庭小实验不能落到实处。

3、家庭条件限制家庭小实验的开展

在开展家庭实验时还必须考虑家庭的条件,因为在家里不可能像在学校实验室那样有丰富实验仪器和药品,家庭小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只能取之于生活,如果一个家庭小实验受家庭条件限制,在生活中找不到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和仪器或者相应的替代品,那么这个实验也就无法开展。如浓硫酸的稀释,该实验中的浓硫酸在家庭中不可能拥有,所以无法进行。

二、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许多化学概念、现象既抽象、枯燥又容易混淆,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学习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通过教学实践看出,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小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用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方法,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等进一步验证和运用,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2、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受到地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完成。如“铁生锈”“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只能在课堂上作一般性描述,若进行课堂实验则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结果,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只能课后再辅之以家庭小实验,这样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和拓展课内知识。实践中使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还可以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使学生不断完善实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和课时任务的限制,而家庭小实验却可以很好地弥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缺陷[3]。在家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和其他资料的方式自己动手设计完成实验。例如:学习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知识后,可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自制碳酸饮料。这样通过实践就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如何开展家庭小实验

1.指导学生自制仪器和广泛收集生活中的化学药品。

要做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做实验常因缺少实验仪器和药品而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自制一些常见仪器做到“土洋结合”。例如:可以用水杯代替烧杯、饮料瓶代替集气瓶、吸管代替导管、筷子代替玻璃棒、瓷盆做水槽、注射器既可以代替胶头滴管,也可以用做量筒,还可以用作分液漏斗;输液用的瓶子及输液管是最好的气体发生装置,且气密性良好……

2、精选选合适的家庭小实验及时布置实验任务。

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做化学家庭小实验提高到一个重要地位。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进度,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一些实验,力求器材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4]。例如学习了水的净化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后,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制的指示剂(例用牵牛花汗液制成)来测定厨房里碱面、食醋、食盐的酸碱性等等。这样根据内容及时布置任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又巩固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会获得双倍的教学效果。

3.认真做好方法指导及时验收评价。

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要对下列问题作出指导:(1)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择;(2)反应的原理;(3)实验操作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4)观察的重点;(5)要求学生记录实验中的各种现象,推导出结论等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实验活动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认真做好记录,适时鼓励做得好的同学,特别是有进步的同学,认真做好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总之,化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亲身去经历,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更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验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基本操作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范杰?化学实验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46-348.

[2].姜培新.怎样编制初中化学预习题[J].化学教学,1997(8).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新世纪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下一篇:培养想象思维能力优化语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