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新探索

时间:2022-03-27 01:43:10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新探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课与网络课已不再是新事物,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如何更好地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应思考的课题。经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如下几点优势。

一、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把文本变活了

多媒体技术,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几种形式的组合来再现文本及文本以外的东西,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能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为联想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利用网络提前收集了桂林山水的图片、视频资料,还有作者写桂林山水时的背景,各种关于桂林山水特征的文字资料以及这一课的字词、重点句子等。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讨论想学什么。经过讨论,学生知道了本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是桂林山水的特点,读出桂林山水的美。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自学。有了对我所提供的这些资料的了解,学生很快把握了桂林山与水的特点,并在共用平台上交流体会。我伺机点拨,让全班交流。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因此,感悟体会也更深入,感情升华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活用文本,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了。

(二)扩大了信息交流

网络状态下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视频广播系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师生都可以访问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并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例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学我所提供的资料的同时,也可以自主到各种网站上获取与本课相关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收集到了发言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更有说服力。一名学生在广播平台上交流时说道:“我了解到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时代背景。当时,俄国正处在沙皇统治之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然而,就在这种极度贫困的背景下,桑娜却非这么做不可地抱回了邻居的两个孩子,更能够体现出桑娜作为穷人那颗善良的心。”看到这样的交流,我立刻让学生热议此话题。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图片的收集、文本的解读以及时代背景的感悟,很快体会到了桑娜善良的本质。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学习资源更丰富了

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学习资源,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真正达到了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目标,实现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自我感悟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让学生看课题后思考:“你想从这篇文章中学习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想了解地震中父亲是怎么做的,儿子又是怎么做的,地震中的父亲与儿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段怎样感人的故事。经过认真讨论后,学生确定了研究主题。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学生通过看图片、看故事的内容、读父子之间的对话以及收集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了地震中父亲的不离不弃,儿子的信任以及父子情深。通过学生自学、平台交流感悟、教师的适机点拨,学生从原来不能理解文章内涵,到现在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很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学习,实现了课后延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实现了自我评价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主要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评价,浪费了很多有效的时间。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后,可以实践学生的自我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档,其中包含学生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每一课的学习过后,学生可以根据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回答进行自我评价,大大提高了评价手段的单一化。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也可以适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实现了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计算机评价等多元评价,让评价更丰富、更具体、更能够充分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鼓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最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借助文本进行教学,教学亦定位于文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教师、学生可以共同建立有效的资源库,为文本提供各种有效的素材。例如,文本写作时代与现代相距甚远的,我们可在资料中增加时代背景,来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有效的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的段落。在重点的句子处理上,我们可预设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些重点的句子。同时,我们还要为学生创设读文本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学习、体会,能够把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全班交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收集资料的机会,并把自己的感悟说给全班同学。这样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生生的互动。在网络课堂,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在学生交流感悟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机将重点的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交到平台上重点研讨。教学方式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大大拓展了学习层面,丰富了文本内容。在学习方式的呈现上,网络状态下的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优势,可使学生依据教师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在平台上收集资料,交流感悟。学生不再被动学习,不再是教师的听从者,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动作用,完全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实现了学习效益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灵活,为语文课插上了翅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而且,不同层面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也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使各层面学生的学习都有了保证,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写作的主战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 下一篇:走向信息时代之智能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