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3-27 08:38:31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其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建筑桩柱、地下室、墙体、混凝土结合的部分,经常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而且在墙面、门、窗户周围还会出现渗漏现象。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在施工中需要引进注浆技术,通过注浆技术处理后,不但可以提高建筑安全性,而且还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做出如下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注浆技术;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使用注浆技术,其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我国建筑市场中的应用也在逐渐的普及,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注浆技术是通过压送技术把胶液注入裂缝松散的土层中,使凝结后的胶液添补岩层中出现的裂缝部分,这种技术被称之为注浆技术。为了在建筑施工中更好的推广这项技术,本文对注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注浆技术的优势及建筑施工中的病害分析

1.注浆技术优势

注浆技术的优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性能,在注浆技术中通常使用的都是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材料,此种材料还具有很好的粘结性,例如在混凝土注浆中使用的补强材料,在具有力学性能强的基础上,其污染非常小,还有很强的耐老化。(2)施工工艺,注浆技术中所使用的设备都是非常轻巧的,操作起来也是特别简单的,并在特别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其适应能力也是很强的。(3)防水,为填补混凝土中产生的裂缝,把浆液灌入裂缝中,将其粘结牢固填充密实。注浆技术对于老化、蜂窝及腐蚀性较强的混凝土,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渗漏病害分析

根据工程实践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渗漏病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施工缝和楼房墙体渗漏,例如排水管穿墙孔和压檐墙的渗漏等;另一种是砼结构病害,这种病害通常出现在建筑物的受力部分,例如地下基桩基础与剪力柱、梁和墙等。如何处理渗漏现象,常规的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运用常规方式处理渗漏现象时,在凿除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会导致建筑主体中的每个部分都出现松动现象,特别在接缝处表现的非常明显,会造成隐性渗漏。(2)通常出现渗漏现象的时间是在房屋使用后,这时的房屋已经装修完了,如果出现了渗漏现象并且运用常规方法处理,那么会对已经装修好的房屋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如果大量凿除,会降低房屋的使用寿命。(3)在常规处理中使用的材料,通常是适用性较低的,所以会造成裂缝和渗漏现象的反复出现,严重的甚至会扩大裂缝的面积,这样在无形间就增加了工程量和处理费用。

针对以上的现象,采用在处理渗漏现象时应以不影响以装修完的房屋和原混凝体结构为基础,使用注浆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并可以将使用影响的范围降到最小。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1.注浆技术在混凝土结构部位的应用

(1)根据病害部位设计孔位

在设计孔距时,最合适孔距为300~400mm,而且孔径需要控制在0.6~1.2mm。如果是湿缝,应使用岩缝开槽方法;如果是干缝,需设置在缝隙两端约25~45mm,还需在封口处涂上环氧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注浆的过程中有缝口有浆流出。

(2)埋管与封槽时使用强水泥

如果是湿缝,在注入材料中需要加入水使材料更有亲和性,这样可以避免注浆过程中有粘物粘结,使固结补强的效果更好;如果是干缝,需使用低粘度的材料,并且应控制好固化的时间,最佳时间为14个小时左右,这样注浆材料可以更充实的填补裂缝处,还可以提高粘结作用。

2.注浆技术在墙体部位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房屋楼板往往会受到周边结构的约束和影响,如果温度过高,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其压檐墙与变形倍率间就会发生变化,遇到这种情况,会出现病害的部位就是墙体。针对这种病害,应将压檐墙和楼板接缝作为施工缝进行处理。

通常伸缩变化的要求是很难实现的,这时就需要注浆技术。针对不同的部位,其处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例如在进行楼板相应位置设计时,需在压檐墙和楼边相接的部位钻孔并进行埋管灌注,应使用剪强度和粘结度强的材料。如果出现墙体渗漏,需要先找出渗漏点,然后使用墙体布孔方法进行注浆处理,应使用水泥浆材料。

3.注浆技术在厨房、卫生间部位的应用

由于厨房和卫生间在房屋结构当中需要铺设给排水管道,所以在房屋的厨房和卫生间难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而造成渗漏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房屋防水层的失效。厨房和卫生间的水渗漏情况,一般都是通过房屋砖缝间的灰沙的渗透性而出现,并最终形成了墙面发潮或冒汗的情况。当出现渗漏时,可以通过环氧灌注技术来将渗水管道切断,来将水渗漏的情况进行初步控制。之后需要在砖墙与地板之间挖开一条排水槽,在每一个砖缝上都设置上孔洞,然后采用环氧砂浆来对排水槽进行处理,使排水槽在排出渗漏水的同时不会再次出现渗漏的情况。

4.注浆技术在地下室部位的应用

笔者通过对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发现了地下室一般会出现外墙渗漏和后浇带渗漏两种情况,由于两种渗漏形式的不同,所以引起渗漏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其中混凝土配置不当、二次振捣工作不充分、外墙迎水面较厚以及养护措施不当都会导致外请渗漏的情况。而后浇带的渗漏情况则是由地下室二级防水工作不到位、墙板后浇带没有做好防水以及没有将后浇带中垃圾清除就进行混凝土浇筑等原因而造成的。想要解决上诉问题就必须要采取注浆技术来进行处理。其实,在整个房屋构造当中地下室注浆工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重点工作,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行重点分析。地下室注浆工作流程参见表1:

钻孔技术应用:一般情况下,都采用无机浆料的注浆孔来进行钻孔施工,孔的深度应与混凝土水泥板厚度相同,钻孔角度则应保持在40°~50°为最佳。

注浆技术应用:在进行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应当控制在1.5~2.0Mpa左右。由于裂缝中的水分会被所灌注的浆液挤出,所以其会流到下一个注浆嘴当中,与此同时浆液也会伴随水分一同流出,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可以继续按注浆嘴顺序进行灌注,当所有注浆嘴都灌注完毕后,再回到第一个注浆嘴进行补浆处理即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病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研究探讨了注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详细分析出工程每个部位中灌注技术的应用,并重点阐述了灌浆技术在地下室部位的应用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总之,灌注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及工程的质量,并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由此可以看出,应在建筑施工中大力推广及应用灌注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振华.简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78-79.

[2]李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162-163.

[3]季承龙.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79-80.

[4]李杨.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5:152.

上一篇:基于GIS的黄土滑坡易发性定量评价模型 下一篇:炼铁高炉主卷扬机卷筒大齿圈更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