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选稿的技巧

时间:2022-03-27 06:30:06

选稿要有技巧。上面抓什么(政策和大局)、群众想什么(民意和市场)、你选到什么(最能体现政策和民意的新闻事实)。这样,所选的稿就差不多可以上头条了。比如,1996年8月23日,厦门的青年干部黄夫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呼吁《不能再这样公款吃喝了》。编辑在选稿时,权衡再三,暂时将稿“压”了下来。因为考虑到在反对公款吃喝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社会舆论力量的时候,一个年轻人的呼吁声是微弱的。1997年1月29日,出席中纪委八次全体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指出,讲排场、比阔气,挥霍现象的存在,“是更严重的腐败问题得以藏身和蔓延的温床,必须加以整治。”这时,这位青年同志期待的“上面抓什么”的时刻到来了。1997年1月31日,来信时隔五个月后,即讲话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的一版头条,发表了这个青年干部的来信。人民日报的编辑在这种情况下发表这封来信,既是为了使广大干部加深对挥霍公款吃喝风的认识,也是为了说明整治这股歪风完全符合党心、民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可见选稿技巧的重要性。

编辑只有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局部的问题,或者说,只有把局部的问题放到全局来考虑,才能眼界开阔,才能发现真正的新闻,才能选出有特点的稿子来。过去人们常说,“胸中有全局,手里有典型”,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新华社2007年2月27日播发的《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是第一集集中反映当前干部作风方面追求奢侈之风等突出问题的报道。河南的这起奢侈之风,显然违背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是普遍关注的。稿件还引发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党政机关违规修建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问题的警觉和高度重视,随之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查党政机关豪华楼堂馆所的风暴。此稿获奖,又一次证明只有抓住政策和大局、民意和市场选新闻,才能成就新闻精品。翻开一些报纸,经验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工作研究、记者述评、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等非事件性新闻,读者之所以反映平淡,有的看了标题后就不愿意再看内容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新闻报道没有抓住政策和大局,没有抓住民意和市场,没有抓住最能体现政策和民意的新闻事实。此稿件播发后,收到了受众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荣登榜首是众望所归。

《大众日报》2006年11月24日发表的消息《兖州:两亿吨大煤田不挖了》,荣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家省级报纸的消息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最高级别的奖项,因为它将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结合得天衣无缝,有思想深度。

《兖州:两亿吨大煤田不挖了》用了一个点上的新闻事实说明领导层如何确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型社会。选择这个事实加以报道,具有现时代的“标本意义”。

这条消息的作者把这条新闻线索向报社的编辑部门做了汇报,最终确定消息全文贯穿“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这与我们的传媒“带着观点找例子”的拙劣宣传方式不同,事实中本来就内含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关键在于编辑指导记者,能够抓住这一报道视角。国内著名煤炭战略专家牛克洪说“兖州勇于放弃、成功转型的做法具有标本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各地在执政实践中落到实处。兖州烧开一个煤矿,收获的却是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百姓得长远利益。”这条消息获得了成功。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决定了媒体不同的栏目结构与选稿思路。任何一个媒体都难以满足所有受众的所有需求,只能有所侧重。比如,日报则侧重于下午、晚上发生的新闻,晚报却侧重于上午发生的新闻;综合性的报纸侧重于满足广大受众对新闻的共同需求,而专业性报纸则侧重于满足特定受众对某一专业的新闻需求。除过报刊媒体,其他传播媒介像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同样也有各自的媒体特色。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在考虑不同媒体的受众需求的层面上根据各自的风格特色选择合适的新闻稿。各媒体的具体任务不同,受众对象具有差异性,都会在对新闻稿件的选择中反映出来,即便是奉行同一政治方针的媒体,因具体任务,读者群的不同,对新闻稿也要按不同的取舍标准予以选择,稿件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各媒体选稿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选稿中的技巧,实质上就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选稿件,只有这样,才能眼界开阔,才能发现真正的新闻,才能选出有特点的新闻。

参考文献:

[1]梁衡:《记者札记》,2009年版,最后一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沈兴耕:《报纸编辑实务》,2007年版, 第184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陈力丹 李冠礁:《以小见大,展现科学 发展观――评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 (兖州:两亿吨大煤田不挖了)》,《新闻

与写作》.2008年第3期,第51页.

[4]刘保全:《“问题”是新闻精品的源泉―― 评第18届中国新闻一等奖作品(贫困 县刮起奢侈风)》,《新闻与写作》.2008 年第11期,第48页.

[5]周克冰:《新闻的大局意识》,《新闻与写 作》.2009年第2期,第70页.

[6]周克冰:《要学会“压”》,《新闻与写作》. 2009年第6期,第69页.

上一篇:浅析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与策划 下一篇:浅谈新闻“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