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03-27 03:12:07

浅谈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对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和深刻影响。本文从课堂资源、生活经验、研究性学习以及校园网开发和建设等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指出了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对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资源 隐性课程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92-01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1]。隐性课程资源通常指潜在的精神氛围及物质环境对教学构成影响的资源,作为一种新兴学科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对于创建实践动手情境,使各种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来得到实践中各方面的综合应用,这些都是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意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在信息技能的有效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运用创造性的信息技术也是存在着积极的意义。在广大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隐性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如何进行利用和开发,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学生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各类信息无处不在,社会上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各种信息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正是信息活动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主动或者被动的应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所以,学习者的各种生活经验,特别是其学习经验,恰恰就是一种较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学生自身拥有且每天都在应用的生活学习经验这一课程资源如果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将是对这一高效课程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学生在进行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其头脑里并不是处于空白状态,而是以其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作为基础建构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现成知识信息,而是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实现的概念转变。现实中,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生活的经验。这些隐性资源都能够作为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学生已经逐步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类信息有了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并完成了前科学概念的构建。这些前概念将对学生的感知和概念起到指导或决定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2 注意关注课堂点滴,努力把握生成资源

生成性课程资源通常指在实施课堂教学与教学过程相伴产生的课程资源。课堂上学生发表的观点、意见、建议甚至包括学生给出的错误回答,均可以作为一种崭新的课堂资源,这些资源是随机出现并稍纵即逝的,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生成性资源对于激发学生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灵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开发生成性课程资源,也会因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引入变得更加活跃,教学也会由于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变得更具生命的灵性。

比如:在对教育科学出版社中《网络技术应用》关于“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授课前我事先进行了两种方案的预设:一是介绍的添加网卡,来实现通过服务器的贡献上网。二是通过添置宽带路由器实现共享上网。在组织学生对这两组方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名学生的方案让我眼前为之一亮。该学生提出的方案为双网卡方案,采用无线路由器进行启发,在不必进行任何设备添加的基础上,就能够实现两台笔记本电脑的同时上网,这一方案经过演示和实际操作后,大家都觉得十分好。这一动态生成的隐性课程资源的使用和捕捉,不但十分高效的实现了本可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思索能力,推动效果显著。

3 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全面对系列资源进行整合

研究性学习通常是指在教师的正向指导下,学生从生活中自定研究专题,并通过研究过程实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2]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的一项必修课程,占有15个学分的比重,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类信息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的信息技术来说,研究性学习可以说伴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始终,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十分丰富的工具软件、网上资源以及网络平台能够给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研究性学习所包含的选题、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撰写报告等环节也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现实中,很多高一新生对研究性学习往往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教师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融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当中。

4 建设应用校园网,积极进行校内资源开发

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均可作为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资源,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不仅可以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教学的典型案例,还能够为学生们提供较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

很多学校的校园网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兼职进行管理,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有着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校园网资源的有利条件,然而要更加有效的发挥好校园网这一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资源的相关作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应用和建设之中,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应坚持对学生实施正确地引导,防止在校园网上出现不良信息。可通过开展网页制作等电脑作品比赛的,让学生有动力尽力完成好自己的作品实现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校园网也会因为有了满足学生需求的资源的不断注入而保持持久的活力,达到促进校园网应用的目标。

5 改变教学理念,发现利用资源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其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对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资源的利用效益,优秀的教师善于积极地发现、引导和开发学生拥有的隐性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动态生成的新的隐性课程资源,从中寻找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切入点,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本身也是一种隐性课程资源,有利于更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是普遍存在,不断生成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瞬时即逝的尤其宝贵”的课程资源观,确立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立足校内资源,促进校内外无形资源的整合、优化,重视主体内在资源,挖掘师生自身的教育价值,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2000.

[2] 张文军,李云淑,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片中甲硝唑的含量 下一篇:关于陕西黄龙铺地区钼矿床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