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产生条件及防治技术探究

时间:2022-03-26 07:18:50

滑坡产生条件及防治技术探究

摘要:本文就滑坡的主要形态、产生条件、识别方式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供大家借鉴参考,以减少地质灾害,造福于民。

关键词:滑坡;产生条件;防治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orm of landslide, produce the conditions, the identification way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and research, provide everyone reference to reduc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benefit of its people.

Keywords: landslide; Generation condi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多发于山地地貌中,具体地说,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大气降水、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我国是地质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滑坡这种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威胁也是巨大的,有时是无法估量的。例如仅甘肃盐锅峡近30年来就发生滑坡109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可达几亿元,累计37人死亡, 100余人受伤,损失巨大;另外,2009年,广东广西发生的特大暴雨与洪水,造成多处山体出现滑坡和滑塌,阻断了多处的交通,经济损失严重,滑坡的灾害对人类具有很大的威胁。

1滑坡的主要形态

通常的滑坡中具备以下主要形态要素:滑坡体、滑坡壁、滑动面、滑动带、滑坡床、滑坡舌、滑坡台阶、滑坡周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和滑坡裂缝等。要说明的是,并非每一滑坡都具备上述的主要形态要素。

2滑坡产生的条件

2.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变形滑动。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2.2地质构造条件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2.3地形地貌条件

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2.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其中,降雨对滑坡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另外地震对滑坡的影响也很大。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就造成了四川境内的很多山体出现了多处滑坡失稳的现象。总之,滑坡的发生主要在于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以及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3滑坡的野外识别

斜坡滑动之前,常有一些先兆现象,如:地下水位发生显著变化干涸的泉水重新出水并且浑浊,坡脚附近湿地增多,范围扩大;斜坡上部不断下陷,出现弧形裂缝,坡面树木逐渐倾斜,建筑物开裂变形、斜坡前缘土石零星掉落,坡脚附近土石被挤紧,并出现大量鼓张裂缝等。斜坡滑动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现象,提供了野外识别滑坡的标志,其中主要标志有:

1)地形地貌及地物标志。滑坡的存在,常使斜坡不顺直、不圆滑而造成圈椅状地形和槽谷地形,其上部有陡峭及弧形张拉裂缝;中部坑洼起伏,有一级或多级台阶,其高程和特征与河流阶地不同,两侧可见羽毛状剪切裂缝;下部有鼓丘,呈舌状向外突出,有时甚至侵占部分河床,表面多鼓张扇形裂缝;两侧常形成沟谷,出现双沟同源现象有时内部多积水洼地,喜水植物茂盛。2)地层滑动面及构造标志。假如斜坡地层属于软弱层或软硬相间,可形成良好聚水条件,加上斜坡较 陡,就有可能产生滑坡;如坡面松散堆积层下面为致密地层,也容易产生滑坡;如斜坡上的岩层发育有层理或有不整合面,或节理裂隙面的倾斜角大到某一限度时,也可能为滑坡的滑动面;当滑坡发生时,滑坡范围内的地层整体性常因滑动而破坏,有扰乱松动现象;层位不连续,出现缺失某一地层;岩层层序重叠或层位标高有升降等特殊变化;岩层产状发生明显的变化;构造不连续(如裂隙不连贯、发生错动等),这些都是滑坡存在的标志。3)水文地质标志。沟谷交汇的陡坡上部或地下水露头多的斜坡地带,常发育着滑坡群。在地下水露头较多的斜坡地带,多产生浅层小滑坡,这种小滑坡因含水层与周界外的联系错断,形成单独的含水体系,有时发生潜水位不规则和流向紊乱的现象,斜坡下部常有成排的泉水溢出。同时在滑坡周界裂缝的两侧,坡面洼地和舌部常有喜水性植物茂盛生长。上述各种变异现象均可作为识别滑坡的标志,是滑坡运动的统一产物,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标志,相互验证,才能准确无误,绝不能根据某一标志,就轻率地做出结论。

4滑坡先兆现象的识别

对于滑坡来说,由于滑坡都是在外力作用下,缓慢进行的,当山移达到极限时,才会出现滑坡现象,因此,对于不同种内的的滑坡,在滑动之前,都会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称之为先兆现象,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山体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时会出现多年没有出现的泉水突然复活,或者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2)滑坡体前缘土石零星掉落,坡脚附近土石被挤紧,并出现大量鼓张裂缝,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3)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4)坡面上树木逐渐倾斜,建筑物开始开裂变形,此外还可发现山坡农田变形、水田漏水、动物惊恐异常等现象,这些均说明该处坡体在缓慢滑动。

5滑坡的防治原则及防治技术

鉴于滑坡造成的巨大危害,因此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从以下3个大的方面着手,即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

5.1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

(1)排除地下水。对于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截水盲沟--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区的地下水;支撑盲沟--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仰斜孔群--用近于水平的钻孔把地下水引出。此外,还有盲洞、渗管、垂直钻孔等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2)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体上游严重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坝”;在滑坡体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5.2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1)削坡减重:常用于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状态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体,使滑体外形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

(2)修筑支挡工程:因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支挡建筑物的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等。

5.3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

一般采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由于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需要上述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综合治理,方能达到目的。

对于每年发生的大量滑坡事故,如果能够了解滑坡形成条件,在滑坡事故出现之前,通过一些征兆提前预测滑坡的出现,采取相应的预防技术,避免出现滑坡的发生,能够挽救国家和集体大量的财产损失,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许领,戴福初,邝国麟,等.黄土滑坡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9,32(2)

上一篇:论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及生态效益 下一篇:数字测井在青海省阿仓河南煤田勘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