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信息设计在药物说明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3-26 07:21:22

简析信息设计在药物说明书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设计是一种有效处理信息的方法,本文阐释了国内药物说明书现存的不足,探讨了信息设计方法在药物说明书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设计;药物说明书;信息架构

一、国内药物说明书现状

药物说明书是载明药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物的重要依据,在指导病人用药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药审批后的说明书不得自行修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自2006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5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6要求“药物说明书和标签的文字表述应当科学、规范、准确”。同时要“非处方药说明书应当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病人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很多国家放在药盒中的药物说明书主要是针对病人设计的,或同时放置针对病人和针对医务人员的两份说明书。

我国目前的药品说明书存在质量差,难于胜任其法律地位和普通病人甚至某些专业人员都难于读懂的现象。首先,药品说明书本身质量差。调研显示,药品说明书存在问题有缺项、数据错误、错别字、文字不通顺、表述不清等[1]。存在问题的说明书占被调查说明书的60.56%。其次,内容难于理解或难以起到用药指导的作用。国内的一项研究,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18名临床护士使用药品说明书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说明书中关于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方面的内容理解程度较高,理解率均在85%以上;而对其中药理和毒理、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内容较难理解,理解率仅为30.7%和35.8%[2]。而不理解说明书会直接导致用药差错和不安全用药。因此改革我国的药品说明书势在必行。

二、信息设计能改善阅读体验

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是一种使信息能被人们迅速、有效利用的科学技术,如果数据复杂或杂乱无章,将其可视化可以使之表达更加清晰。人类每日都与各种不同的信息接触,电脑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自媒体的出现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制造者,信息量爆炸式的呈现,媒介多样化、信息内容也碎片化,过量的信息让怎么能准确的精简而核心的接收到信息成了现代人的必要需求,信息设计这个学科也就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应运而生的。1999年信息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多摩美术大学召开,自此正式使用“信息设计”这个学科名称,信息设计学科地位得以确定。由此看来信息设计是个诞生不过十多年的新兴学科,还有很多尚需我们探索的方面。

信息设计在改善阅读体验,辅助政府进行大众教育,帮助学术机构进行知识科普,辅助引导建议和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信息设计最重要目的是让复杂难懂的信息能清晰、快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

三、信息设计在药物说明书中的运用

3.1研究信息受众

受众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定义信息的目标受众群,研究他们使受众的实际需求成为信息设计的导向,对受众接受信息和传递的方式的研究是做好信息设计的必要的前提。药物说明书的阅读对象包含医务工作者或不具备专业医药知识的普通病患,此外,文化程度差异对药物说明书的理解也具有影响。

受众不同对信息的需求截然不同,例如,医务工作者除药物一般性使用知识外,更关注药理毒理、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普通病患更关注药物说明书的基本信息,如“如何服用”、“如何贮藏”、“如果忘记服药该怎么办”等基本信息,并且对信息的表达要求通俗易懂。研究信息受众,是确立信息内容、分清信息层级、确立信息表达的重要前提。

3.2构建信息架构

创建信息架构的前提是确立信息内容,根据对信息受众的研究,结合信息受众的潜在需求,统计与罗列出信息内容,然后系统、逻辑、秩序的信息组织结构。在信息设计中是以信息传达的准确有效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对信息的架构、信息功能、应用方式等更为关键,是把信息传达作为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设计。

信息设计前期,在信息整理的时候,无论信息量的多少,首先对信息内容进行分层。例如,可按信息受众对信息关注度高低进行分层,划分层级后,再将统一层级的信息进行分类。

3.3信息的视觉表达

虽然信息设计中是把信息的准确有效作为第一位的,但良好的视觉化表现是实现易于受众理解和用户体验的主要方法,可从视觉变量的几个方面对信息关系可视化。视觉变量指:位置、形状、大小、方向、颜色、文理和灰度。其中色彩又可再细分为色相、亮度和饱和度。可以通过这几个变量的不同组合对信息的主次和关系进行可视化。不同组合,具有不同的效果。

视觉表达是在信息架构的建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信息重点突出。也可将某些概念化文字图形符号化,图像的阅读比文字的阅读更快被理解,图形符号的使用也能提升阅读时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

信息设计是一门多元交叉学科,在很多领域都有待探索。本文将信息设计理念引入药物说明书的设计之中,希望通过简析信息设计的运用方法,可以提高人们对说明书的理解,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毛璐,甄健存.180份口服化学处方药说明书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73-75.

[2]金岚,彭文.临床护士使用药品说明书情况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10):67-69.

作者简介:黄然然(1990-),女,汉族,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装潢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上一篇:死刑的存废――以一个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下一篇:浅谈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的优势分类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