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

时间:2022-03-26 04:49:34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语文的特性,决定了它是素质教育的奠基部分,抓好小学语文,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和劳动者,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类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这一黄金时期促进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成为教学重任之一。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为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成为急需解决和完善的教学任务之一。

1 教师应树立整体目标意识

生成性教学最直接地体现出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是一种弹性化的教学方式,但绝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目的的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不是学生想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教学。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很难保证儿童能学习到系统的知识。实际上,生成性课堂教学并不是说不要目标,或目标随着教学的进行而随意生成。而是在生成性教学背后隐藏着一个绝对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预先设定的,它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树立整体目标意识,对教学目标有个全盘的把握,根据总的目标来判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否有教育的价值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中新生成的内容围绕这个总目标进行。

2 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是发展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应转变观念,更新自身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大体情况,大胆取舍,甚至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一个能体贴学生、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的前提。同时老师们要增强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提倡科学的教学设计、积极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方案,使语文教师能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3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为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打好坚实基础。详细一点来讲,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在讲授有关“草原”的内容时候,教师可以将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等景象放映出来,并且穿插适当的言语讲述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和讨论来总结草原人民的生活特点,让同学们在彷如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有,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语文课堂“搬”出教室,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并给每位同学都分配一定的角色,在轻松自在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掌握,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实现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作好有力铺垫的双赢局面。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不断颁布,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认识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尽管语文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因具有丰厚的人文性特点,语文学科成为间接德育渗透的主要课程,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容易把这种渗透性的德性教育异化,以至于教师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道”狭隘的理解为对学生进行的。例如一位老师对《鸟岛》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成语。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的理解还停留在两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语文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而对于诸如其他审美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则没有进行相应的目标设计和展开。

4 读写课促学,融合语文环境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必修课里即使把课文读得很熟、教得很透,对于全面提高读写能力是远不足够的。必须使课内外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与写作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而读写课则是保证课外读写的有效形式(尤其对农村学生无书籍、无时间、无指导的三无状况)。要使读写课真正起作用,关键是学生阅读书籍资料的建设。在这方面,我着重抓了以下几点:①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②组建班级阅读交流站,让每个同学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期初暂借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系列的借、还、管制度,期终如数退还,达到一个同学出一本书,就可享受数十本书的资源与信息的目的;③根据各自家庭实际与书籍爱好类型,自主课外选用。在读写课上本着由浅人深,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原则,教师既可向学生推介内容,也可对阅读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还可与学生一起探讨疑难。学生在读写课中采取自由阅读方式,精读、赏读、略读、选择读各取所好,遇到障碍既可查阅资料,又可质疑问难;既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讨论交流,不时间插诗文吟唱、手抄报编辑、心得记录、好词佳句摘录推介、读书方法交流、121头作文、扩续编故事、自由作文、参加征文赛、写作投稿等形式,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学写,在写的实践中促读,使读写形成一个整体,促进语文学习,融合语文环境。

总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要以教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和总结,熟练地运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使得“语文教育教学”成为有效的、真正的语文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就应该着力于学生的技能提高、知识积累、情感熏陶,既要注意学生的当下发展,更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不断进入课堂,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道路一定越走越宽阔。

上一篇:我们离儿童视角有多远 下一篇:A Study on the Old Usages of “that and w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