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真正发挥作用

时间:2022-03-25 10:56:02

如何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真正发挥作用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手段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多媒体技术被用于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致一些教师不假思索地将多媒体技术使用到课堂中,一些老教师因为对计算机的不熟练,就只能在网络上下载一些课件,然后死搬硬套地拉近课堂;还有一些教师将传统的“满堂灌”课堂完全转化成了“满堂翻”,教师成了鼠标操作手,多媒体课件完全取代了教师的教,学生为了做好笔记只能一直看着屏幕不停地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教师在讲些什么?因此,使得原本应该在多媒体辅导下形成的多彩课堂成了学生更加厌恶的课堂。很显然,一些教师误解了现代教学手段的意义和功能,然而,怎样才能让现代教育手段真正地发挥其辅助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就成了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了。所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发挥多媒体辅助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既不让其主宰课堂,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功能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形象的展示中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教材中所展示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时,这是《水浒传》中的片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在授课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关于《智取生辰纲》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杨志的性格特点,更好地明白杨志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了防止一些学生只是看“热闹”,在看完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杨志的性格,杨志为什么会失败等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为了看而看,他们就会在看中学,在看中去理解人物。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被调动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也在学生观察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没有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真正发挥了多媒体的功能。

其次,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声频导入新课,把学生满脑子的课间活动集中到课堂中,将学生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课堂。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中,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在王菲婉转的歌声中感悟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中,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真正地感悟到诗人所寄托的感情。

多媒体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展示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寄托在教材中的情感,让学生在领悟中产生学习的欲望,使语文课堂实现高效,也给语文课堂增加“活”性。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王余家洁纪念学校)

上一篇: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 下一篇:贡嘎县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