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项目》课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

时间:2022-03-25 12:32:25

《电梯项目》课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面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大。为了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电梯项目》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对分层次教学原则、分层次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探讨。

【关键词】电梯项目 分层次教学 项目教学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从过去的短缺教育、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并向普及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差异程度扩大,因此分层次教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分层教学是以“因材施教”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电梯项目》是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如何充分发挥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传统的教学中,《电梯项目》课程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及实训教学,学生按一样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学习一样的内容。这种“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共性”和“统一”,它留给学生和教师自由选择的余地,无论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还是从内容和方法上来说,都所剩无几。因而,它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而且,也不利于教师针对性较强地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通常对学生的分层是按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进行的。首先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定位,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对班级同学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给学生定位来综合确定学生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另外,教师的考核过程通常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来进行。

通常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为: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知识基础、水平智力

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三、分层教学设计思路

在A层次学生教学过程中,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践环节上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教师在关键技术上指导即可。

对B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有一定的上进心,但往往学习方法会有不当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引导,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主要目标,在技术指导方面要求比较全面。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能急于求成,以扎实基础知识为主,逐步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实践中立足现有知识,适当补充,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技能,达到教学目标为主,以加强基本功为基础,同时加强思路和方法的引导,并带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练习。通过不问断的鼓励,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的精神。

四、项目教学与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现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是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要求学生制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产品,通常一件产品要求几个人合作完成。学生可自主选题,自行组织安排进度,最终形成成果。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2)分层实施。项目教学法中的实施过程对所有层次学生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即最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掌握的技术水平等综合指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我们在项目教学法中为不同层次学生准备的项目大小即工作量和难易程度不同,但项目的推进过程、方法和途径是完全相同的。

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中,成立项目小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制定计划,并落实分工。按照A、B、C三层学生分配不同的可选项目,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题目。

通常每个项目组有4-5个成员,每个小组由其成员选定一个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项目开发计划,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不管原来基础如何,所有学生在小组中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承担一定的任务。另外,每一个成员都是小组团队的一部分,个人的成功与否与整个小组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

(3)分层辅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A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鼓励学生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自主命题,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通过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定期检查指导完成对A层次学生的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加强对B、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选题,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全称辅导,关键技术、总体设计等过程全称指导,时时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对B层次学生可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检查项目进度、与项目组长沟通解决项目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另外,可以通过A层次学生对C层次学生的辅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4)分层评价。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标准相同但项目大小有所区别。

五、结论

项目教学法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项目教学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各层次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都能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勰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促进各层次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动因、问题和建议 下一篇:基于博弈模型的物流服务定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