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智力因素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03-25 11:23:17

基于非智力因素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内容摘要: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体现在学生利用非智力因素进行收集和处理信息,使其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进程。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学 智力因素

语文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基本学科素养,又能着重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初中语文在学科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如何学好语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对于非智力因素的概述

非智力因素可以分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和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心理因素。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广义因素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含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与生理因素,其是对狭义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扩展与推广,将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因素都归为非智力因素内。

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运动、变化着的心理过程,其中包含人的知觉、感觉以及情绪等,通常称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其中与其相关的有时间与空间。

3.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就是身体因素,指自身产生的心理机能对身体造成影响的因果关系。

(二)狭义因素

非智力因素中的狭义概念主要体现在情感、意志力、个性以及动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心理因素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导向、动机、维护、调节等作用。

二.非智力因素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改善其综合素质。对语文教学产生影响的包括动力、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一)动力的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动力的激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只有提升学生对学习语文观念的转变,才能达到更优质的学习效果,并使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结构得到完善,由此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心态,使语文学习变得更为简单。

(二)兴趣的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让人们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并由此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更加的重要,只有提升对语文的兴趣,学生们才能在心理上认同语文学科,并积极的去学习语文知识,进而刺激其对语文学习的渴望。

(三)态度的端正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以自己的需要为前提,对语文进行自主的判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养成谦虚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应该气馁,要正确的面对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努力改正。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非智力的对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非智力对策进行语文教学,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深远影响。这其中的对策包括改进评价标准、创新教学理念、拓展课外教学三方面。

(一)改进评价标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近些年,随着高考改革的陆续出台,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的评价标准也相应的转变。语文学习在初中的位置尤为重要,因此,在学习中评价标准也成为初中语文评价的重点。改进评价标准,激发非智力因素,不以成绩为主要考察目标,对提升语文教学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充分的准备所要讲授的内容,在较为充实的备课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在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由以前的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在课堂上要有更多的互动,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另外,在课堂上要提供创新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们能发挥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敢于把自己所想、所思的内容表达出来。

(三)拓展课外教学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更应该引申到每个学生的家庭之中,语文教师可以使用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跳出教材本身的局限,反而让学生去表演和实践,对拓展学生的视野非常重要,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更为开放、更有活力。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非智力因素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上,可以使学生们以更轻松的姿态去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也对学习其他学科有着不小的帮助。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神圣小米联盟 下一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