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产业链看食品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时间:2022-03-25 01:39:28

从食品产业链看食品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注重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物质走向发展、富强,社会、政治走向稳定的一个标志。只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才能把人民生命和健康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已超过了温饱意识,对生存、生理的需求已上升到对安全的需求。但现在我们的食品却越来越让人担忧,食品不安全的事件,频频曝光。各级监管部门的执法检查始终没有停止过,并时常以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仍然不断出现,随时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致使人们在购买食品时,心中无不忧虑的思忖――“有没有问题?”,“那些是我们可以安全食用的?”。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地步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多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重要意见和建议。直到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已付诸实施,一些争论仍在进行。我以从事食品卫生监督工作20多年的经历认为,贯彻《食品安全法》就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食品安全基本解决,就应该从食品产业链抓起。

食品产业链现状

原料生产:社会要发展、技术要进步,使人类的食物结构不断地发生相应的变化,对食品的数量、质量的需求,都必然向上发展。但是:①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及生物技术就会应运而生。即使是目前,农药、化肥仍是增产的有效手段,农残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②工业化生产必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在无法有效控制工业化生产污染的情况下,也难以避免对食品造成被动污染。③食品的污染是经历了长期的积淀才形成的,由此类原因造成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往往需要一个相当时期,才能被人类发现和认知。

加工:食品加工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体国情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现在的状况是:食品加工企业规模过小(据统计,90%以上的生产企业为10人以下),设备简陋,生产控制和管理不太严格,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等。这样的现状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污染,导致产品在储运、流通等过程中腐败变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的问题是:①生产经营者不到有关监管部门指定的供货点购原料,而是私下从未经检测、检疫的种植、养殖户.直接购货。②非法、超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有的甚至使用工业助剂。③使用不合格的原料及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添加有毒物质。④加工场地及设备卫生不合格,如生熟混放、共用砧板造成的交叉污染。⑤食品包装材料不合格,如一次性包装、餐饮用具回收后再使用;食品包装不规范,同一规格(等级)食品有不同包装,甚至是散装。⑥大多生产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检验检测能力,产品质量不稳定。

流通:受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影响,食品供应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①许多食品以未加工或初加工形式在农贸市场、马路市场、地摊上直接销售;未经检测、检疫及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②由于食品加工产业化生产,形成跨地区的长距离运输、大范围销售及多渠道、多环节流通方式,导致食品在运送、贮存过程中污染、腐败。

消费:消费环节是整个食品产业链的最末环节,它受消费者经济收入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人口流动增大,食品需求呈多样化、方便化趋势。当前在消费方面主要表现为:①由于食品种类及形式的多样化、加工技术的进步、食品标准不完善、食品标识不规范和标识管理上的混乱,使消费者仅凭借过去那种“观、闻、摸、听”的直观经验方式选择食品,很难在食用前对其品质进行评价,已无法自身保护自己的饮食安全。②消费者对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品质鉴定和食品销售者的信誉程度的依赖性不断增加。③消费场所硬件建设不合格,有些餐饮业,特别是中小型餐饮店(包括学校食堂、工地食堂,流动食品摊贩),不具备就餐的条件,卫生条件无法控制,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对 策

明确职责:由于监管部门增多,造成监管方面的制约因素也增多。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政出多门、重复执法、重复抽检、管理缺位、监管真空、不作为等现象难以解决。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削弱了执法的力度。难怪有人指责“为何9个执法部门管不住食品安全?”。所以必须规范管理机制,合并相同的监督机构,由食品安全专门机构负责全部食品安全工作,统筹食品安全管理。

依法行政: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行政机关要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有权必有责。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及监管人员,理当在其位尽其责。所以必须强化监督,对监管不力,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有关部门领导和责任人实行问责制,追究责任。定期向消费者公布食品安全情况及监管情况。

舆论宣传:市场上的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形成的,消费者是食品的最终消费者,是第1时间接触不安全食品者,又是不安全食品的最终受害人。因此,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食品生产企业;二是消费群体。我们要完善对受损害的消费者赔偿制度。与追溯制相配套,实行追偿制,允许消费者提出的高额赔偿要求,最终销售商可向上环节逐个追偿,最高赔偿额由真正责任者承担。加大对造成食品安全的有关当事人、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实行高额经济制裁,使其得不丧失,倾家荡产。加大奖励力度,简化举报奖励手续。

上一篇:在护生实习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与对...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