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地化漫谈

时间:2022-03-25 12:35:15

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2003年11月《南方都市报》刊发的社评做了一个统计。统计发现,该报社评除了在记者节、消防日、乙肝歧视、等社会重大新闻上坚持有自己的声音外,一半以上的评论都是本地化的。特别是针对深圳将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的城市、2003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珠海宣言》、深圳国企领导令、连南县人大违法选举等新闻,该报还组织系列社评。这些事件在当地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南方都市报》的系列社评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其实,《南方都市报》的社评不独11月如此,自从其创办初期,社评本地化稿子占有很大的比例。去年以来,我受聘《西部商报》首席评论员。这是一家具有很强地域特色的地方性都市报,首席评论也有社评的任务。受《南方都市报》社评启迪,在为《西部商报》撰写评论的时候,我力持社评本地化。在该报的征稿启事里,还明确来稿应对本地近期发生的影响力大、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同时,我很高兴地看到,外地的一些报纸,如深圳的《晶报》、陕西的《华商报》、杭州的《都市快报》,他们都在尝试着走社评本地化的路子。

要说社评本地化,我想先说说地方报纸评论异地化、甚至评天下的倾向。搜狐星空主编赵牧先生在一篇题为《天边的大事与身边的恶》的文章中,对新闻监督的异地化倾向提出了批评。他说,“身边的恶虽‘小’,制止却难;天边的事虽大,表达义愤却很容易,也没有人身危险”,为此,新闻的异地监督现象很是常见。赵牧先生在另一场合进而指出:“在这一点上,现在的时评其实要比新闻的地位还不如。‘地方新闻’的分量,今天日益增加,但大多数时评却仍在走着‘胸怀全国’的路子。也就是说,针对本地媒体针对地方问题的时评不多见,即使有,外省市媒体也没有转的欲望。”经过观察,我还发现,有的地方报纸有了时评版,但是里面的评论文章多是“隔山打牛”,外地的事评得精彩,本地的负面新闻,评论都是沉默。

不可否认,评论的异地化与各地舆论环境有很大关系。有的报纸为了免遭麻烦,大多对本地新闻不敢发表批评性的评论,取而代之的是隔岸观火,甚至玩起了“远攻近交”的游戏。但是,评论的监督功能最大限度地在本地发挥作用,则是地方报纸的读者所期望和欢迎的。如果一味地隔岸观火,远攻近交,读者最终不会买帐。《纽约每日新闻》社论版编辑古德温曾这样说过:“指望无名小镇和布鲁克林忙碌的读者费力地读完一篇分析法国工人罢工的长篇大论,――这不仅是在浪费时间和版面;这是彻头彻尾的愚蠢。”为此,《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童大焕在BBS上跟贴表示,能够“就地批评”才好。而我想说,对于时评,特别是社评,要是能够做到“就地评论”,实现社评本地化岂不也是好事一桩?

地方报纸社评本地化是由地方报纸的使命感决定的。卡尔・马克思说得好:“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因此,作为报纸的社评撰稿人,应该而且必须去监督权力部门,去评论、必要时批评他们对权力的行使。而具体到地方报纸的社评,也理所当然地应当拿起评论的武器,为它所在地的公众利益服务。国外许多地方报纸,在他们的社论方针里,总忘不了要说他们的社评首要考虑的是“本市和本州的最大利益”。这说的就是社评本地化的问题,不应当以狭隘的地域观念来看待它。从这个意义上说,隔岸观火就是怯懦,等待外地报纸的评论就是失职。只有社评本地化,才能让当地的公众最大程度地知晓与评说,从而点点滴滴地促成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地方报纸只有实现社评本地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评论的力量。特别是针对一些独家报道的社评,可以使报道和社评互动,使新闻更深入,更有价值。这样做,虽然有着较多的风险,但是,它会很快带来回声和反应。在我撰写的《西部商报》“首席评论”里,有许多就是本地的热点新闻,有批评本地法院的,有批评教育部门的,全部都是指名道姓的评论。评论刊出后,有不少部门在当天就将相关的答复传到报社,他们迫于舆论压力,很快就改进了工作。“首席评论”在读者最喜爱的栏目中,排名第一。

同时,社评本地化,能贴近读者。有研究者在比较《亚特兰大日报》和《亚特兰大宪法报》后发现,《日报》社评的当地视角明显多于《宪法报》。为什么同是在亚特兰大的报纸会有这样的区别?道理很简单,《宪法报》是一份晨报,经由黎明前车辆稀少的高速公路,分发到乔治亚州全境及以外更大的地域市场,因此它的社评有着更广阔的视野;而《日报》发行时白天拥挤的交通状况只能把它的读者和评论视角更多地限定在核心区域。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家报纸必须十分清楚地界定自己的读者区域,社评也应该如此。一件新闻距离你的读者有多远,这应当在撰写社评时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还应当看到,一个地方报纸的地域市场总是有限的,读者群也是相对固定的,这些读者有自己独特的呼声和愿望。为此,地方报纸的新闻必须主要聚焦于该地域市场范围内的事情,这样才能有最大程度的贴近性,更多地赢得读者。绝大多数地方报纸把本地新闻放在靠前的版面上,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毫无疑问,地方报纸的社评也应当满足这种地域性带来的贴近性。

对于如何做到社评本地化,《南方都市报》的做法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的统计发现,2003年11月中,《南方都市报》在本地化的社评里,绝大部分是把自己报纸的新闻、竞争对手的本地新闻和外地报纸报道的本地新闻作为评论由头。社评本地化另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对发生在别处但本地公众相当关注的新闻,进行本地化处理,并对此作出评论。

这一点,我在《西部商报》上做过一些尝试。有一次,是外地媒体报道救助站来了许多流浪汉。我想,这样的情况兰州也可能会发生。果不其然,当我电话询问时,本地救助站作出了肯定答复。为此,我为这篇外地新闻撰写了评论,里面就加入了我调查到的内容,实现了外地新闻社评本地化的转化。还有一次“转化”是我通过变换写作手法实现的。全国《救助管理办法》出台的第二天,我在《西部商报》上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开头就说,“行走在兰州大街小巷的乞讨者、流浪者,再也不用担心随时被强制收容了……”这样的本地化处理,很快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此外,评论中所选的材料、论据如果与本地有关,也可以实现社评本地化。去年4月,外地媒体报道,新疆伊宁市出台了《关于不得拒绝新闻媒体采访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各部门、各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回答记者提问,不得采取回避、推诿或无可奉告的态度。”在对此事进行评论的时候,我在文章中加入了我在从事批评调查性报道的时候,被本地一家法院数次拒绝采访的例子,增强了贴近性。

上一篇:坚持新闻性 强化地方性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级命题及其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