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校“影视后期创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时间:2022-03-24 10:39:40

艺术高校“影视后期创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 要 影视后期创作课程是艺术高校影视系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实践和理论脱节比较严重,学生综合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采用了微电影创作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熟悉微电影创作的基本过程,掌握微电影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把实践和理论真正结合起来,最终检验该教学模式效果良好,推广意义重大。

关键词 微电影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2月,凯迪拉克与中国电影集团联手吴彦祖花费巨资拍摄了广告《一触即发》,提出了一个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概念:微电影。《一触即发》也被冠以世界首部微电影称号。许多公司都开始把微电影运用到品牌营销上,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对于微电影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但多是研究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营销策略,在课堂教学上还很少有研究。本研究将借助于微电影短小精悍的特点,在课堂中进行微电影创作。

1理论基础

“微电影”是继微博、微小说之后微时代的又一产物。片长在30秒―300秒之间,具备着与传统电影大片同样的高制作水准、符合当下主流人群对于精神自由的进一步追求,碎片时间被充分利用,使过去曲高和寡的电影艺术真正回归大众。微电影具有“三微”特性:微时、微制作周期和微投资规模。其中,微时和微制作的特点符合课堂教学的条件。课堂教学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在一个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大型的影视作品,但是制作微小短片却是力所能及的。

2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课程教学模式:

2.1研究对象

(1)微电影创作为主题的课程教学,在高校课堂中的可行性,制定微电影创作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保证课程丰富充实,流程可行。

(2)微电影教学中,理论讲述和实践操作在内容和时间上的比例分配问题。在前期要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位置和作业等因素。

2.2课堂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讲述。使学生了解影片制作的发展史和制作概况,学习剧本编写技法和蒙太奇的应用。让学生能力结合理论创作微电影的短片剧本,学会分镜头剧本对撰写。约占32个课时,此时要让学生分组完成剧本和分镜头脚本的初稿。

第二阶段,拍摄技巧理论和实践。让学生学会画面拍摄技巧,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应用,光线、色彩和构图的应用等内容。约占20个课时,此时每个学生组都要根据分镜头脚本拍摄出各个镜头,完成拍摄部分。

第三阶段,后期制作。学习非线性编辑和特效的制作。根据分镜头脚本完成后期剪辑和特效制作,完成完整的微电影作品,约占20个课时。

3教学效果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收集学生的微电影作品,采用课堂集体观看作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访谈作品创作者三种评价手段结合的方式,得出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

本研究采用逐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要认真做好每组学生在每一部分的学习情况和作品水平,每一部分进行逐项评价打分。最后的微电影作品使用综合评价方式评价该作品的水品,决定改组学生的创意和技能的高低。

通过学生作品,测验出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成绩,少数同学成绩优秀,大部分同学成绩良好,少部分同学成绩不合格,影视创作作品质量亦是如此,每个班级会有一两部优秀作品,也会出现一两部非常差的作品,大多数作品都是良好水平。虽然最后的优秀作品的数量不多,但是通过这样一次学习历程,学生基本掌握了影视作品的创作流程,整体的创作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为以后创作影视作品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4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1)该模式有助于开发学生创作的潜力。教师的创作技能未必能赶上学生,学生也许更高于教师。但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的这种潜在创造性挖掘出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技能表现出来。(2)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创造了挖掘自己能力的机会。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时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3)开放学习,因材施教。教师给予学生任务,但不能强制学生必须完成某任务,微电影创作是个团队创作,学生各有专长,则各尽其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刻板地让学生按死要求完成制作。(4)创造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教学环境。传统教学教师一味贯通授课讲课,学生自主创作的时间少,又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致使教师很忙,学生很累,最终无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差的败局。而微电影创作的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创作中充满激情,在一门课结束后,都有了自己可以看的见得作品,成就感很强。教师也把知识完整地传授给了学生,并且也有了自己的教学成果,是种两全其美双方受益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蓝凡.电视艺术通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 邵大浪.广告摄影与摄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思善.电视节目制作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 徐景奇,范文锦,关青.电视片的编导与制作[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 张晓艳.影视非线性编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析现代室内陈设艺术种类及其作用 下一篇:城市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