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加例证教学法对政治课的作用

时间:2022-03-24 09:25:02

理论加例证教学法对政治课的作用

1.生活化的例证,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生活化的例证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的知识,能促进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如说:学习事物的个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大自然中采摘树叶来对比其形状、纹路、颜色等,让学生理解“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观点。在政治课本中,讲物质是运动的这一内容时,引用了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再给学生解释:河水是运动的,人第二次接触该河流时,河水已经不是第一次踏入时的河水,而是新的河水,这也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停运动的。通过客观存在的事实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了解到与该理论知识相关的生活化例子。

2.典型例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在政治课教学中,能运用到的生活中的例证非常之多,但是很多例子只能讲述一个道理和观点,有的则可以讲解多个道理,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原理,让学生清晰感受到例证中想要阐明的概念和原理,这种例证就是典型性例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收集各种类型例证,找出典型性例证,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在讲;量变引起质变知识时,可以列举《田忌赛马》故事,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孙膑如何调整马的顺序而使原来的0:3变成了2:1,在这里,马还是那些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调整了其出场顺序,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事物总量不变,排列次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这一道理。而且,在这种小故事的例证中,学生的兴趣很容易就调动起来了,学生很乐意去分析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在量变引起质变知识上,我们还可以举其他的类似例子,克雷洛夫的《杰米扬的鱼汤》一文也是许多学生熟悉的,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简化成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杰米扬用鲜美的鱼汤没有节制的款待客人,一盆接一盆,客人最后无法忍受,只好离席而去,从此再也不敢登门造访。

在这个故事中,学生很容易分析出“量的过度会引起质变”的道理,让学生了解到成语中的“过犹不及”道理,让学生明白做事、做人的道理。这种典型例证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的同时增长见识。再举一个成语的例子:在讲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可以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例子,这两个成语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通过内在哲理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挖掘出这个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在轻松明快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知识。通过这些成语以及小故事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成语和小故事,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更多做人的道路,政治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社会道德感强、操守好的人。政治课不仅是高中生要学,中专生也要学,在举例子时就要注意教育对象,对于中专生而言,举的例子还应跟其专业结合起来,比如说: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多多列举因材施教的例子。

3.结束语

理论加例证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学会分析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性格特征,以合适的例子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姜言苹 单位:通化市卫生学校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职能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英语中的项目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