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现状与上升空间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3-24 05:10:33

高校志愿服务现状与上升空间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志愿精神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息息相关,而我国目前高校的志愿教育尚处于起步、尝试阶段,依然有着种种的不足。本文试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梳理,对比国外先进经验,以寻求对目前问题最有效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社会,发展

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自觉的、有组织的服务行为,是民间带有自发性、无偿性、系统性的一种群体或个人行为,指的是民间组织或者个人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或能力等来实现对社会有困难群体的帮助和支持。从人类学角度出发,志愿服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和谐与完满,避免纷争与内耗,不断优化自身生存环境而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志愿服务本身及志愿服务教育,是人类摆脱简单愚昧现状,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相统一,进而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现代社会志愿服务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精神。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志愿服务通过一系列大型的、全球化活动的推广,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逐步走进人们视野范围内的同时也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参与。在诸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一系列活动中,随处可见的便是志愿者的身影;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天灾面前,志愿者总是紧跟党和政府的步伐,及时出现在各个有需要的场合。毫无疑问,志愿者的出现,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体现了在荣誉与灾难面前人心的巨大凝聚力。志愿者的力量对于社会,对于施助者与受助者、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部分:

一、促成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被称之为“象牙塔”的高校,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社会主流之外的存在,是高于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制高点。高校的学生在一味追求知识与学理性的同时难免与社会脱节。在这种较为传统的培养机制与思想氛围主导下,新进社会的大学生们往往一时之间难以适应真实社会,衍生出诸多心理、现实的适应问题。而志愿服务多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恰好成为了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民生的最好渠道。目前,我国高校中主流存在的志愿服务以支教、义务维修、暑期“三下乡”、扶老助残等为主,通过与社会弱势群体的直接接触,打通以往认知和活动范围的壁垒,切身体会到这个社会的真实面貌,对于大学生思想的成熟,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对于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桥梁和渠道的重要沟通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幅度发展,高等教育不再是人们以往认为的精英教育,而是越来越多地吸收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来到高校,认识高校;同样的,高校也不再是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存在,而是更深入、更实际地融入当地社区、社会,更多地为社会发展做出实际贡献。高校志愿者的存在,不仅帮助社会、回馈社会,同样也向社会宣传了高校文化、志愿精神。可以说,志愿者服务为高校与社会架起了互动的桥梁。

二、公民教育与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又称为“自我意识”、“现代意识”,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通过主体意识产生独立人格、平等概念、公民精神等;同时,公民意识促成社会人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与法律意识,产生构成社会有序运转的基本契约精神。可以说,公民意识是大学生独立生活以来,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向应试教育的倾斜,以及高等教育的模式化,使得当代大学生至关重要的公民教育始终停留在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上,得不到学生衷心的喜爱,也缺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公民教育在高校内的片面化,以及高校教育与社会现状的脱节,直接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观念单一,进入社会后不能积极实践公民意识;利己主义、人际关系疏离等社会现状,很大程度上源于公民教育的缺失。

而志愿服务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有效地实践所学知识的同时,直接面对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直接接触到社会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受教育程度低下者等等,都极大地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在巩固课堂内习得的公民知识的同时,亲身实践了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正如著名学者陶行知所言那样“生活即教育”,通过一次次志愿服务,为社会各层面有需要者伸出援手,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才能敦促学生们自觉、深入地参与国家事务,履行一名公民应有的责任,实现公民意识,提升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荣誉感。

三、以人文本、以勤养德、行善为善;

高校通常都是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也是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内接受的教育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个人定位和个人发展。通过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使得以往只接触过课本,甚少走出课堂和家庭的大学生们有了接触真实社会的途径,使得“生活即教育”这句格言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高校大学生在经历高考前,多是忙于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在家庭中甚少接触劳动,更加少的帮助他人,难以接触真实社会,种种现状造成了学生们学业与社会认知的脱节。而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将平日课堂里习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得多是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们走出过往单一的生活氛围,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行善为善的品德与社会契约精神。

大多数人认为志愿服务是无偿无条件奉献式的服务,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而事实上,一个成熟社会拥有的志愿服务是一个立体的,组织有序的且可以自给自足的独立系统,在志愿者们付出的同时也从他们的安全、技能、心理健康水平等多方面构成支持和保障,使志愿者能够更加安心,组织有序地开展工作。

志愿服务对于在校大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是重大的,且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而由于我国志愿服务起步晚,人们对这一活动的认知单一而朴素,造成在现代高校中,志愿教育和志愿服务的开展有着相当的难度。

首先,大学生个体主动意识淡薄,参加志愿服务处于被动状态。欧美国家多具有,而志愿服务便是从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欧洲大陆经历了漫长的宗教统治,中世纪充斥着宗教迫害与社会动荡;在文艺复兴后人文精神再次站上历史的舞台,因此,十九世纪初,人们更多地关怀他人,希望能够回馈社会。借此机会,志愿服务、社会服务蓬勃发展,在欧洲大陆和北美国家迅速发展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了有规模、有法律保障的完善体系。

而志愿服务在中国,只是改革开放后短短几十年内新生、成长并逐渐有一定关注度、认可度的“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学雷锋做好事”等片面原始的认知上。社会整体认可度低,志愿服务氛围淡,都在无形中切实影响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热情。

大学生多是进入大学才初次接触到“志愿服务”,对它的认知不全面,自然难以产生认同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学生对志愿服务多是完成任务式的单纯参与,认为志愿服务是一项来自学校的“任务”,志愿服务只是“短、平、快”的暂时性工作,参加服务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应付任务,甚至是为了评优、入党等功利性目的而短暂地、被动地参与。具有浓重行政色彩的中国式志愿服务,将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从高校和社会中割裂开来,变成单一的碎片化任务如此应付式的志愿服务,功利性的参与,自然无法保证质量,并且也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从内心里自发地想来参与志愿服务。

其次,目前高校对于志愿服务支撑力度弱,缺乏硬件基础,缺少长期开展与持续发展的基础。志愿服务于一般的学生社团活动不同,需要财力投入和人力支撑。而目前我国的高校中普遍对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通常高校志愿服务由学校的共青团委或社团承担号召与组织的职能。由于这些组织的流动性较大,造成志愿服务的开展缺少固定的场地。同时,高校学生活动经费一般较少,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开展大面积、多层次、持续时间长的志愿活动自是不现实的。高校志愿服务单纯以纯消费者的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素质拓展经费为基础,难成气候。

第三,缺少专业教育和专业化指导。目前流行在高校内的志愿服务多是帮助老人、留守儿童、弱势群体等,以底层的便民活动为主,内容单一,形式模式化。不仅没有体现大学生所受教育的价值,也无法利用开展社会活动之机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作为近代开始普及一门学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理念。

近代高等学校中的通识教育思想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被社会认可,成为大学的必修科目。社会志愿服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最佳契机,而目前专业化指导的缺乏恰恰阻止了通识教育的进行。

最后,目前的志愿服务忽视对学生个人的促进作用。在学校里,志愿服务由共青团委和社团负责组织开展,大一的学生积极性高但经验少,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度明显下降但具有一定的经验。高校志愿服务缺少自己的组织机构,从活动中、社会中汲取的经验不能有效及时地保留并传承下去,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流失了人才。

而高校目前对于学生评奖评优甚至入党的考察,也几乎不考虑志愿服务的经历;同样的,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也甚少对这一方面经验的重视。如此循环,不仅使高校内志愿服务停留在浅尝则止的层面,大学生在走出高校步入社会时,其志愿服务的经验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想要让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完成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化,需要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吸取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首先,在高校内制定社会认可学分制教学。将社会志愿服务划入教学管理范畴进行规范化管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是碎片化的、临时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通过这一转变,提升志愿服务的受重视程度,使得学生从心态上、认知上对志愿服务发生转变,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

在学生管理方面,将志愿服务量化后纳入评奖评优、入党考核的标准中,由“民间”向“官方”转化,并制定一系列于此相关的考核条例,严肃参与者的动机,减少学生功利性参与程度。

其次,规范志愿服务的管理制度。对于大一新入校的学生实行统一管理注册,将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及生源的等信息进行分类登记管理,并构建一个完整的志愿者信息库,方便在志愿服务开展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技能对口的学生,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第三,在关注志愿服务对象的同时建立学生的保障及提升制度。面向社会的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学生们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各种风险及安全问题,志愿服务应有法律支持,保障学生的个人安全及合法权益。

最后,提高志愿服务的含金量。通过寻找专业对口的,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提升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同时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在日本,早在80年代,志愿服务便被确立为有偿服务,志愿服务体系的运作不仅依靠志愿者本身,也吸取来自政府、企业集团和个人的财务支持,以确保志愿服务项目平稳有序地持久开展。在许多欧美国家,慈善事业与宗教支持都是志愿服务财政支持。不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多元化吸收全社会各阶层的帮扶,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对于志愿服务共同的良性认知。

参考文献:

[1]陶俊清.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高校实践育人[J].纺织服装教育,2012(10).

[2]郭超.新时期高校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

[3]王锐兰.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应然、实然与或然[J].江苏高教,2012(6).

[4]董玉刚.公民意识培育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

[5]孙美晖,周成刚.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2(10)

上一篇:电子商务之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关联规则挖掘 下一篇:计算机背景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