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与智识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型研究与开发

时间:2022-03-24 03:35:10

基于服务与智识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型研究与开发

摘 要:传统的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中介的物理商品交易,本文以 “服务是商品”、“智识是商品”的认知为基础,在无形商品的概念上构建服务与智识电子商务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在技术上采用低成本三层开源的J2EE架构,成功地开发出以网络为中介的服务与智识交易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进入测试阶段,并将很快进入运行阶段。

关键词:电子商务模型;无形商品;服务;智识;架构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342-03

1 引言

传统电子商务注重于物理商品的交易,部分平台所涉及的虚拟商品的范畴仅局限于数字产品、信息产品、游戏点卡等,而对满足购方特定需求的服务和智识的交易,支持甚少。由于服务和智识同样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有价值内涵,属于商品范畴,并且早已进入普通的线下商品流通领域,因此也应该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流通。基于“服务是商品”、“智识是商品”的认知,本文在电子商务领域中重构无形商品的概念,并提出三层开源B/S架构的服务与智识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型,并据此实现基于服务与智识交易平台“私服网”,使服务和智识作为可度量,可交易的商品参与线上商品流通。

2 核心概念

2.1 无形商品

无形商品是相对于有形商品的一个概念,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有形商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没有一个看的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具体劳动创造的,但它也同样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有商品价值,如劳动力,智力,知识等都属于无形商品的范畴。

2.2 服务

服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满足服务接受者需求的过程,也即是服务提供者通过必要的方法满足受服务者的过程。在这个定义中,必要的方法和手段不仅包括直接的联系,还包括间接的联系。不仅包括非物质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劳动力,智慧,知识,软件技术等,还包括物质的手段和方法。

服务作为无形商品正在成为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强有力的成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与有形商品有着极大的不同,它们通常是为人们所消费而不为人所占有,既没有具体的商品形态留下来,又没有有形商品的经久性。但服务作为独立的无形商品,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2.3 智识

用于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或智力劳动,它和服务一起共同构成了无形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商务模型

商务模型实质上是从商业的角度提供设计商务系统的基本原理。大多数的商务项目都是从设计商业运作方式即商务模式开始的,它的核心是价值观。普遍认为,组成一种商务模型,包括价值主张,细分市场,价值链的结构,产生收入和利润,竞争策略等。

无形商品包括服务、智识、信息产品、虚拟产品、数字产品、游戏点卡等。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所提到的商品均指无形商品中的服务或智识。

3 商务模式

3.1 传统销售模式

在传统销售模式中,产品的提供者列出他们的提供的商品,并标明价格,然后等待潜在的交易,就像是传统的市场一样。但是和传统的“物理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无形商品的交易的成功完成需要一段时间,并且只有在买家确认对自己购买的商品满意后,交易才算完成。交易过程如下:

卖家:任何一个经过认证的卖家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商品(服务或智识,如经验或技能,技术,劳动力,智慧,资源)同时给商品标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线上服务与智识超市,买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定需求挑选所需的商品。卖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可以单独出售,也可以捆绑出售。

买家:任何一个注册的买家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浏览并查找商品,定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付款给第三方,待确认所需的商品后,第三方付款给卖家,交易完成。买家在够买商品时,可以单独购买某一商品,也可以购买一系列相关联的打包商品。其流程如图1所示。

交易平台:在买买双方交易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一个服务超市,提供双方交易的场所。

3.2 拍卖模式

卖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以拍卖的模式来销售自己的服务或智识,具体来说就是卖家可以给自己的服务或智识定一个底价,在规定的截至日期内,哪个买家出价最高,卖家就为该买家交易,在拍卖的过程中,该交易平台会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机制来对双方进行约束,确保拍卖的顺利进行。其拍卖的流程如图2所示。

3.3 招标采购模式

当买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对现有的商品不满意时,可以通过招标采购模式来自己的需求,从而购买到符合需求的满意商品。其流程如图3所示。

3.4 专家/人力资源模式

相对于传统模式,该模式首先针对于人,然后是服务,相当于社会就业市场上的猎头公司,符合一定条件的卖家可以进入电子商务平台的人才库,卖家(比如律师、心理医生等)通过该商务平台,为特殊群体的买家提供及时服务,比如在线专家咨询系统,就是采用该模式。其流程如图4所示。

4 技术架构

在进行架构设计时,参照如下设计思想:

(1)视图与业务操作相分离的思想。

(2)应用架构模式中的设计模式。

(3)平台与数据库分离的思想。

根据以上参照思想,该项目平台采用三层B/S架构:表示层、业务层、实体层。三层架构最大的优点是将用户界面、应用逻辑与数据管理分开,使得系统可以灵活多变地应付各种变换,方便应用程序地开发和维护,使得程序员能集中精力开发位于中间层的业务逻辑而无需考虑客户端的兼容性,并且后台数据库系统的改变或数据结构的改变不会对客户端产生影响。

在这三层架构中,每一层都需要开发者来考虑其设计和实现技术。采用专门的处理这类问题的特定框架进行开发,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现在出现的可供使用的框架很多,如何选择适合系统的,可达到最佳性能的框架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好的框架一般针对性的处理某一类问题,对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系统,分别采用了如下框架:表示层采用STRUTS框架,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框架,持久化层采用HIBERNATE框架。其框架如图5所示:

5 关键机制

为了保证买卖双方通过该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顺利进行,该电子商务模型采用了如实名认证、投诉仲裁等一系列机制来对买卖双方进行约束,具体机制如下所述。

5.1 实名认证机制

买卖双方都需要通过实名认证,特殊行业还需要进行健康验证,保证双方之间交易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建立诚信的、高品质的服务交易社区。没有经过认证的买家和卖家发生交易所产生的纠纷,该电子商务平台不承担责任。

5.2 投诉仲裁机制

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任何一方都可以提起投诉,在此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起到调节交易双方的作用,通过全额退款、打折等一系列方法使买卖双方达成共识。若投诉机制不能使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可以申请仲裁,解决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纠纷问题。

如果在交易约定时间后的或交易完成后三天内,该电子商务平台没有接收到买家或卖家的投诉,会把成交金额付给卖家,交易完成。

5.3 安全机制

在支付过程中,采用通过第三方的支付方式,在充分保证交易安全的同时,又对买卖双方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5.4 评价机制

买卖双方对完成的交易互相给予评价,并在双方的交易记录中显示。买卖双方在发生交易时,彼此都可以看到对方的信用指数以及交易评价记录,该评价机制对买卖双方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该电子商务模型除采用实名认证、投诉仲裁、第三方支付、评价机制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外,还采用了在线电子合同、诚信奖惩等一系列机制,从各个方面考虑,确保通过该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顺利进行。

6 典型实现

私服网是基于该模型的一个典型实现,通过私服网,可以使服务和智识作为可度量的商品进入线上流通领域。它综合了传统的交易模式、悬赏竞标模式,人力资源模式,拍卖模式,充分满足了不同群体的特定需求。

作为卖家,使用私服网交易平台,可以出售自己的服务或智识,可以拒绝和自己不满意的买家交易,可以拍卖自己的服务或智识,可以零售或捆绑来交易自己的商品,也可以采用人力资源模式,进入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人才库,与满足某些特定条件的买家进行交易。

作为买家,使用私服网交易平台,可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或智识,可以采用悬赏竞标模式来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可以选择更加优惠的打包方式来购买商品,可以对自己购买的不满意的服务或智识进行申诉等。

作为私服网交易平台,采用实名认证、银行认证、第三方支付,仲裁等一系列机制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努力实现一个高可靠、高诚信、高精神享受的专业化网上服务与智识的交易平台。

买卖双方的交易流程如图6所示。

在技术上综合采用J2EE、Ajax,MD5、数据库(事务、视图、触发器等)等技术,确保该电子商务平台的易扩展性、健壮性、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该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在MS Windows 2003、SQL Server、Tomcat等环境下实现。图6为该系统首页部分页面,图7为后台功能页面。

7 结语

基于服务与智识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型,在传统商务模式的基础上,拓展了电子商务交易产品的范畴,使无形产品(服务、智识)得以在网络商务平台上参与流通。基于该模型,采用三层开源B/S架构,综合使用J2EE、MD5、Ajax、数据库(事务、视图、触发器等)等技术,成功开发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私服网。目前该平台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并将很快进入运行阶段。

参考文献

[1]

Otto Koppius,“Dimensions of Intangible Goods”[J],Proceedings of the 3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IEEE,1999,pp. 1-10.

[2]Jorg Zettel,Frank Maurer,Jürgen Münch,Les Wong,“A Lightweight Process for E-Business Startup Companies Based on Extreme Programming” [J],Computer Science,2001.21.

[3]赵有信,陈宝松.生产无形商品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J]. 河南社会科学,2003.1,pp. 68-70.

[4]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 and Jhon Vlissides. “Design Patterns: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China Machine Press,2000,pp. 54-57,70-87.

[5]Shari Lawrence Pfleeger,“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1,pp. 195-255.

[6]Taozhi Technology Co. Ltd.,,2007.

上一篇:基于税收视角的公司资本成本研究 下一篇:关于建设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