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富翁缘何“乐善好施”?

时间:2022-03-24 12:29:43

最近,世界两大巨富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夫妇拟说服美国亿万富翁公开承诺捐赠自己至少一半财富的消息铺天盖地,引发了舆论对欧美富人捐赠财产的讨论。在大家印象中,欧美豪门多“乐善好施”,中国富人则多“为富不仁”。果真是这样的吗?笔者在北美生活多年,在此给朋友们讲几个小故事。

不捐也得被迫充公

我在多伦多定居后,许多在纽约的朋友经常开车过来玩,我当仁不让成了导游。我最喜欢带他们去游玩的景点是卡萨罗马(Casa Loma)城堡。因为城堡的主人、金融家亨利佩拉特爵士(Sir Henry Pellatt)极富传奇色彩。

亨利爵士出生时家道中落,父亲只留给他一个银托盘和一只高脚杯。他从电力行业赚到了第一桶金,财富最多时拥有两个1000英亩的大农庄、珍贵的宝马、十几辆名车、几十个仆人和园丁。他小手指上戴的巨大钻戒很是耀眼,不过最能体现他巨额财富的,是卡萨罗马城堡。

卡萨罗马是加拿大最大的私人府邸,座落在多伦多上城,是亨利为爱妻建造的。城堡外观庄严,里面有秘密通道,有漂亮的大花园,有98间装饰华丽的套房,上下有电梯,还有一个足可以烤一头牛的烤箱……

朋友们每次参观完以后,都叹为观止,有一位姐们儿忍不住感叹,要是这辈子能住上这样的城堡,死也瞑目了。我开玩笑地说:“Are you sure?这样的豪宅,就是送给你,你也住不起啊!”

这其实不是开玩笑,因为连亨利爵士本人都住不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多伦多市政府给卡萨罗马增加了物业税,从每年600加元增加至每个月1000加元(当时这是一笔巨款),亨利爵士不得不拍卖艺术品和家具以支付税款,最后因为负担不起27303元物业税,他和太太只得离开了城堡。

可怜的亨利后来搬进了一处小公寓,窗户正对着卡萨罗马庄严的塔楼,身边惟一值钱的东西,是手指上的大钻戒。亨利爵士“弃城”而去后,城堡最终被多伦多市政府收归,如今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这类故事在美国也不胜枚举,比如铁路大王范德比尔(WilliamVanderbilt)死后,继承人因交不起他留下的豪宅“听涛山庄”物业税,只能“奉送”给美国政府。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欧美富人赶着在生前筹划身后事,就不足为怪啦!

比如我曾任职的公司,某次接了一位英国皇室成员的大单。这名皇家成员是著名的慈善家,她在非洲有几个慈善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学校、医院。我们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帮助这位慈善家通过掉期交易,来免缴政府高昂的税额。公司接到任务后,会计师、律师和分析师全被调动起来,为她度身定做一项10年计划的合约――股权收益掉期合同。

这份合同实在太漂亮了,我想在华尔街也称得上是“史无前例”吧!在这笔掉期交易中,皇室成员在10年内能合法逃税5000万美元,而我们公司将落袋1000万美元。因为股权收益掉期不是证券,完全不受任何监管,也不必向任何人披露,包括税务局。当时听说这笔省下的巨额税金,也将投入到其慈善基金中去。这就令我疑惑了,既然准备捐出。为何要逃税呢?

再后来,通过巴菲特、比尔・盖茨设立慈善基金的事例,我明白了。

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是全世界最大、操作最透明的私人慈善基金,截至2009年底,基金捐赠规模达335亿美元。基金会有三个受托人:比尔・盖茨、梅林达・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其主要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医疗保健和减少极端贫困,在美国扩大教育机会和获得信息技术。为了保持慈善基金的资格,基金会每年至少必须捐出其资产的5%,也就是说每年起码得捐掉15亿美元。多么了不起的善举啊!充分肯定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人格魅力。富人进不了天堂

可话又说回来了,任何举动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背后总有潜在的动机,伟大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也不例外。

首先,富人捐赠巨额财富与他们的有关。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把赚钱作为上帝赋予的责任,但同时相信富人进不了天堂。《圣经》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和进天堂永生相比,在临死前将身外之物都捐了,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当属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是美国最伟大的企业家,富可敌国,而他设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之一。洛克菲勒有写日记的习惯,几乎每篇日记里都提到上帝的信仰,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相信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予的……我的职责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然后听从良心的差遣,用我所赚的钱,为我的同胞的利益服务……我距离见上帝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慈善事业,把上帝给我的财富与更多的八分享。”

大慈善家卡内基更进一步说道:“人富贵而死,死得可耻。”

除了信仰,还有无奈

除了坚定的之外。富人们倾囊一捐还有个心理因素,那就是与我们普罗大众一样,不喜欢“被”缴纳税。巴菲特曾透露,他每年缴给政府的个人所得税(Income tax)比他的秘书还要少。

不喜欢缴税这一点,从盖茨基金的类别上也能得到印证――非经营性私人基金。这是美国国税局(IRS)为富人制定的一条税法条律,普通收入者永远无法触及,这个条例就是501c(3)条款。根据此条款,美国富翁建立的非经营性私人基金,可以完全免税。既可免去重税,又可获得社会声誉之善举,何乐不为?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拥有的绝大部分财富是微软的股票,市值约500多亿美元。百年之后,如果他将财富作为遗产传给儿女,按美国法律需要缴纳遗产税。税率几何?50%上下!以转移产权生效之日的收盘价来核算税额,当日纳税。也就是说,在他的儿女接受遗产的当日,需缴纳250亿现金的遗产税。

比尔・盖茨哪有这么多现金?他也无法出售股票。按照惯例,大股东出售股票必须经由董事会同意。如果比尔・盖茨一意孤行,为了儿女抛售股票,那么微软的股价就将狂跌,变成垃圾股也是可能的。那么他的儿女所持有的股票还有何价值?聪明的做法,就是把股票转赠给一个以他命名的基金。

捐款的去处与大户

众所周知,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全世界的人才移民。而科研和私立学校正是美国慈善捐款最大的去处。美国一流大学的奖学金几乎都来自慈善捐款,这便成就了人才竞争的利器。目前美国1/3有博士学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均来自外籍人士,其中有22%来自中国。有句笑话“清华北大是美国名校的预科班”,说出了些许事实。

网上传说,有一名耶鲁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海龟”回国后赚了大钱,捐给耶鲁888万8千8百88元美金,是为了感谢当年耶鲁大学给他奖学金,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除了教育捐款,政治捐款就更明显带有政治企图。如世界首富沃尔玛家族,一直涉足政治捐款,在全美所有势力最庞大的公司财团中,政治捐款数目名列第一。这对于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企业是否有间接甚至直接的关系,因篇幅有限,暂不详谈了。

以上几点,就是欧美富人为何热衷于做慈善的最主要的原因。与其被政府拿去,不如放在自己的慈善基金里,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事实上,盖茨夫妇将他们的基金像企业般经营着,还藩得慈善家的美名,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何乐而不为呢!

在西方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最爱捐款且捐款平均数最高的资金来自哪儿?――黑社会。据说港台也是因此,这是因为他们做了亏心事,通过捐款得到心理平安吗?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笔者在做证券交易监控时,有一项是必须特别注意的,就是防止黑社会和某些富人通过捐款,将其黑色或灰色收入洗白。

中国富人为啥不捐就挨骂

谈到这儿,发现目前中国似乎有一个趋势,就是要求富人尤其是当重大灾难发生时一定得捐款,且金额要巨大,否则就会挨骂。而且还特别以欧美富人爱捐款来说事儿。其实这中间是有迷思的。富人并没有捐款的义务和责任,捐不捐款并不重要。他们的责任是缴税。在北美,美国的最高税率是39%,加拿大是58%;欧洲更高,北欧富人至少要交70%的所得税,最高可达83%。

想想看,要是富人把一半以上的所得都缴税了,我们还好意思要求人家再捐款吗?其实,只要富人依法赚钱,依法纳税,不逃税漏税,就是对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了!

最后再向准备捐钱的富人提个诚恳的建议:真想进天堂的话,所谓“戴相布施”(大张旗鼓地告诉大家我捐钱啦)是不行的,功德太小;只有“无相布施”(匿名捐款)才有效果!

上一篇:悲剧背后预警政府公信力缺失 下一篇:如何测算国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