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时间:2022-03-24 04:00:39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摘 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机遇。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是非常必要的。作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以下几种建议: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引导者;优秀的领导者;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终身的学习者。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角色 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角色身份最开始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提出的。那么什么叫做教师角色呢?“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在中国传统的理念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仿佛教师只是教授知识、解答问题的人,而且不苟言笑、呆板固执、一本正经。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带来了诸多机遇,而且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因此,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知识的传授者

自古以来,传授知识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标志,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同样如此。新课程贯彻的是“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是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并不是表明知识就不用传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主要任务是把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通过传授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如果没有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产生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教师就不是教师。可见,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师角色中最基础的、最核心的角色,但是“此知识的传授者”非“彼知识的传授者”。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应做以下方面的转变:①重传授重发展;②统一规格教育差异性教育;③重教师“教”重学生“学”;④重结果重过程;⑤单向信息交流综合信息交流;⑥居高临下平等融洽;⑦教学模式化教学个性化。

二、学生的引导者

新课程改革加大了对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强调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责任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式。

1.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表现,但是教师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2.引导学生身心和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事人”。做事做人,是学生能够从教师这里学到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差异。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宽阔的胸怀,保持乐观的心态和不断追求的决心。

三、优秀的管理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率固然离不开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但是如果失去严格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则很难想象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在学校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管理者身份不容忽视。教师作为管理者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的管理者

在信息社会中教育的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将更多地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在学校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减少教师对学校管理的疏远感,使之更易于有效地参与学校的管理。

2.学生的管理者

学生的管理者是指教师要评价学生行为的正确与否,帮助学生树立自律意识,指导学生参与自身的管理。教师接受学校的委托,在班集体内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施加有权威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不仅限于维持课堂秩序以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应当对教育教学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四、教学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是课程专家和管理者共同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虽然处于教学的中心,但只是表现为被动、机械地执行和使用课程课。新课程增强了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灵活性和弹性,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也不再唯一确定,这就给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机会,让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1.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该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同时应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这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很重要的突破。教师最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最有发言权,这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

2.教师作为研究者

“教师作为研究者”这一角色在新课程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自身的行为和举动进行反思,对积累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和升华,使其形成一定的规律。因此,“研究者”这个新的角色能更好地确立教师的学术研究地位,树立新的教师形象,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很积极、很重要的意义。

五、终身的学习者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也应该如此。这既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又能适应人生需要。教师只有面向未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那么,教师作为“学习者”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学习呢?

1.教育的知识

要想学生学“好”,教师必须先学“精” 、学“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概念和规律大多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概念和规律学精,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给学生。这包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类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储备,及时将教学中的探索与心得、经验与教训和教育理论知识相结合,既做教学实践者,又当教育理论专家。另外,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努力将自身的教育信息化思想和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其他相关知识

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修养,又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修养,并注意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很多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教师应积极学习来自生活中的琐碎知识,运用这些生活知识进行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六、结语

教师角色绝不仅仅就此几种,是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补充新的角色。现在的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单一,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循循善诱。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我们不应只扮演普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更要做真正教书育人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2]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56-365.

[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栗洪武.学校教育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36.

[5]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M]. 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4.

[6]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 教育研究,2001. 3.

上一篇:例谈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机械制图与CAD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