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时间:2022-03-24 01:23:41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两年前,我刚接某一个八年级班的物理课时,该班班主任老师特意为我介绍了几名尖子生,让我在教学中多加关注,重点培养。教了一段时间,我课下问这几名学生:物理课好不好学?结果有两名女生说物理太不好学了,听了让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南北,并说不想学习物理。这不仅引起我的思索:她们都是好学生呀!为什么会这样,我应如何激发她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取得好的效果呢?下面浅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众所周知,物理在所有基础学科教育中难度较大,许多物理概念、物理现象既枯燥又难以理解,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何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成了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在这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积累了几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方法。

一、多做实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学校以有的条件,尽量多做实验。在研究光的色散现象时,我利用三棱镜让学生观察白色光的色散现象。在讲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地震之后很多器材都没有到位,我就只好到玻璃店里找一些透明玻璃给学生尽量地做实验。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不觉得枯燥无味了。还有,在讲凸透镜的习题时,我利用实验室里的凸透镜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总结实验的结果。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及时沟通,联系感情

课下多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加深和他们的感情,及时了解他们对这一节物理课的看法,了解学生哪些地方出了问题,及时解决。有时候,我虽然在课堂上狠狠地批评了一些学生,但是上完课我还要找他谈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会很乐意地接受我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决心专心学习。由此可见,多和学生及时沟通和联系感情对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三、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我先用一片树叶遮住一只眼用手捂住另一只眼说我看不到大家了,在让学生尝试后告诉学生这叫“一叶障目、不见大家”。紧跟着问:“为什么小小的一片树叶能挡住大家这么多人呢?”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形象类比,适时引导,巧用导学策略

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省时、省力,也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去理解,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教师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就会达到理解物理概念的目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电压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这时我就用水压来类比电压,把电路中的元件和水路中的元件类比,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电压这个概念。

五、巧设实验、利用身边物品开发低成本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恰当地设计实验或演示实验,既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又能使他们懂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对感性认识接受较快,印象深,记忆牢固,因此,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铭刻在心。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

在教学中,还可以做演示实验。如在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摆球实验演示;在讲解电磁感应时,可用演示实验来总结。通过演示实验来说明物理原理时,既直观,又有趣,还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六、引入物理学史

物理学的财富不仅仅在于公式、定律,更体现在其浸透着汗水、泪水甚至鲜血的发展历史。每个定律、定理的得出,都包含着物理学家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劳动,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居里夫人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研究等等,都浸透着科学家的无限艰辛的劳动。讲解时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都江堰市锦堰学校)

上一篇:在积累中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下一篇: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