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与实践措施

时间:2022-03-23 07:05:24

浅谈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与实践措施

【摘要】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供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一个企业如果想在不断加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出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想使得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就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修。在这期间,我们就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问题,阻碍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修工作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将通过平时的工作实践以及结合目前在电气化设备的检测和维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实践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66-1.5

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供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更科学地管理好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安全可靠性,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目前检修计划的弊端

目前,各变电站均按照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变电站检修规程》执行计划性检修。《规程》规定,变电站机组大修一般2-4年一次,每次10-15天,小修每年1次,每次3-5天(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显然,这种检修制度有失科学性,而且存在如下负面影响。

(一)淡化技术管理责任,不利于开拓进取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拆拆装装,没有任何灵活的余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技术管理工作在原地打圈圈,僵化了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做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设备出问题了,往“设备事故”上一推了事。

(二)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如下的现象: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二是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还有潜力可挖,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怕的是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三是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利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增加了大量检修费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地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变电站检修规程》也提到“:运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预知维修与状态检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这些都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探索先进、科学的检修制度指明了道路。”国外一些高层技术管理专家也指出:“减少停电和缩短维修时间以提高有效性应战为商业经营的目标。”一些国家也都向传统的维修制度告别。显然,传统的计划检修不仅仅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对状态检修管理的实践

(一)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

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累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分门别类地将全站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

2.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

3.实现电动机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

4.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负载等参数的直方图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

5.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做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二)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站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设备的振摆度测量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采取了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直到设备的运行正常,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我站的一期除灰空压机为进口产品,对油质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采取现场定期重新加注油,故障率比以前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四、结束语

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

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还可使广大基层的设备管理者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单纯执行者跃升为自主决策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邹献奎.变电所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Z].

[2]钱嘉豪.电气设备检测与维护[J].电气基础,2007(11).

【作者简介】侯金星:武陟县电业局。

上一篇: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商业银行提升服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