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三大因素

时间:2022-03-23 05:01:29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三大因素

摘 要: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巧当中,我们应将“听”列为首位,由于听力理解的能力是学习外语的第一步,如果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不能及早改善听力理解的能力,就会影响到其他语言学习技巧,本文就三类影响英语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便于学生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 英语听力水平 说话者因素 听者因素 信息因素

英语听力短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是造成不同英语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清楚地了解影响听力短文理解的因素,便可让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弱点,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提高听力理解技巧。笔者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辅导教学中归类出三类影响英语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分别是:说话者因素、听者因素、信息因素。

一、说话者因素

说话者因素主要包括说话者的速度及语调腔调的变化这两方面。

1.说话者的速度

Boyles曾归纳学者们的看法,总结出影响听力理解的三个主要因素,包括学习者因素、说话者因素和媒介物因素,其中说话者因素中提到说话者本身的语言能力,说话者的产出,比如发音、口音、变化、声音传送速度、说话者的人格和威望都会影响听力理解。

实际上,英语正常语数在每分钟200字左右,每分钟若在150字左右为慢速。大部分学生对于说话者的速度而言,感觉太快,且听不懂。即使说话者的速度从每分钟200音节到400音节也是一样。其实英语教师,有时会为了让学习者能够理解说话内容,而刻意放慢说话速度,却减少了学生在正常语速下听英语的机会,无法理解正常的说话速度。笔者调查所在高职院校的100位学生,在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时,64%的学生明显地无法跟上说话者的速度,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听力理解。调查150位大一学生对英语听力困难原因之看法,其中说话者速度太快名列第一。

Underwood曾提到,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无法像阅读一样,能控制说话者的快速语速,也无法让说话者一再重复地讲,尤其是听广播或看电视时,加上词汇的选择是由说话者决定的,学生们听到不懂的单词时,就会阻碍他们无法了解意思,又妨碍他们对新的意思的了解。除此之外,当学生快要听懂说话者话语时,声音已消失,紧接着又有新的声音出现,就在他们正在了解新话语的同时又忘了旧的话语,这种现象在句子很长时,最为明显。因此,学生认为最困难的听力测验题型为听完短文或对话后选出最适当的答案。针对内容较长的听力题型,学生难以听完整个短文,关键点在于无法跟上说话者的说话速度,也影响到他们在选择答案时判断的准确度。

2.语调腔调的变化

大部分的学生在听英语时,对于说话者说话的速度都感觉太快,难听得懂,而且说话者如果话中没有抑扬顿挫,他们就会感到难以习惯。这代表在正常的会话当中,说话者原本应该透过高低起伏的语调传达不同事物的意义,但在缺乏语调的改变下反而影响听者对说话者话语的理解,同时也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有些学生认为英语似乎缺乏语调的变化,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第一语言在语调上听起来不同于第二语言,也有些学生在语调测验表现上远低于其他方面的语言认知能力。由此可见,说话者说话的速度太快、言谈当中缺乏语调变化或是腔调不习惯,都会影响学生对听力理解产生困难。

二、听者因素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当中,主要受限于社会文化因素、语言当中连音和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

1.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歧异对不同环境的学生而言,可以是很有趣、很吸引人的部分,但对语言教学而言,语言背后涉及复杂多层次的文化背景往往是困难之一。学生因不熟悉语言环境,也就是不了解社会文化造成听力理解困难,对此Brown曾提及,如果学生对外语的社会文化,实际生活和语言环境知识不了解,语言中的音素、语调和重音不熟悉,就将无法分辨所听的语音,导致听力理解有困难。Underwood指出,学生因不熟悉语言环境,使得他们虽然了解字词或句子的表面意义,但还无法解释字句的意思,也认为,对一个听觉正常的人来说,听不懂的原因主要是:反应速度慢(译码、辨认、分析、归纳与理解的速度慢)、语言知识不足、背景知识不足,其中反应速度慢,又取决于语言知识及背景知识的多少,而语言知识不足的表现有很多种,主要有语言知识不扎实,基本文法不扎实和词汇量不多。从上面的学者的看法当中,可得知学生若对于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了解或者对语言知识认识不深,会导致学生对听力理解产生障碍。除此之外,笔者在对150位大一学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听力测验之前先学习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或单词词组表现较好,这显示主题知识在学生们的听力表现上扮演重要角色,依靠主题知识、学生的过去及现在学习经验对于听力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2.连音

学英语的学生,除了缺乏对所学语言社会文化和内容知识的了解外,若对英语中省略的词或连音不太熟悉,也会形成理解的障碍。针对98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普遍认为口语英文上发音之缩减为他们主要的英语听力困难之一,且相较于元音省略、缩写及同化,连音被学生认为是四种简略形式中最为困难的。连音、略音等现象的造成,是因为长的语调单位含较多非重音字,说话者为保持语句的节奏,常会自然地带过,这也是学生对语句中较长的语调单位理解较有困难的原因。而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时,时常忽略英语学习当中连音的教学,通常只以顺便一提的方式简单带过或者是在缺乏前后联系之下,单独挑出来讲解,使得学生无法从正常的会话情境之下了解连音的使用时机和重要性,反而因为听不懂连音而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

3.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受制于过去的学习习惯,认为要听懂每一个词,才认为是真正了解意思,而无法容忍含糊的意思和片面的知识。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容易中断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把握,阻碍学生听力时的思路,影响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所以当学生对部分话语中的字词不了解时,容易学习失败。

三、信息因素

听力内容多样化,有时掺杂许多口语和俚语,非母语人士难以理解。听力内容的取材,涵盖许多范畴,尤其是在自然会话中,主题多样化,又不见得有良好的组织性。日常会话中也掺杂口语或俚语,是课本内容没有涉及的,因而造成听力的理解会较困难。而大学生将口语或者俚语中的单词视为影响听力理解很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假如你知道这些单词,你就能知道全部的听力内容,而任何听力过程的分析,给予语义特征远胜于提供语法特征,也更能确定学生的看法及将单词视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Brown提及,听力比阅读困难的原因是,因为听的过程在瞬间传入耳朵,而阅读则随着读者喜欢随意调整速度。听的教材涉及生活的每一部分,但凡在街道闲聊、谚语、新产品和不熟悉的情况,都包括在内;且对话主题也经常改变,和无法有效组织,使学生难以预测说话者欲表达的内容,因而使得听力理解有困难。

参考文献:

[1]Underwood, M. Teaching listening. London: Longman.1989.

[2]蒋宏.高职英语听力障碍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3]赵海燕.浅谈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4]Blau,E. K. The effect of syntax,speed,and pause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SOL Quarterly,1990,24(4):746-753.

[5]Boyles,J. Factors affect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ELT Journal,1984,38:34-38.

上一篇:浅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 下一篇:读书会之《秘密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