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时间:2022-03-23 02:46:15

浅谈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学中增设“数学实践活动”,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数学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

以下结合我的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一、数学实践活动是生活化的数学

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活动的形式串起来是实践活动的根本,在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中学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观察物体”实践活动,学生带来小猪储钱罐,通过不同方位的观察,来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又如“超市购物”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去超市(模拟)购物,既巩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又培养学生精明的消费、生活意识与能力。在“调查统计”活动中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统计知识。类似这样的活动内容与实际息息相关,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学生的生活本领。

二、数学实践活动是趣味化的数学

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不仅在于生动的活泼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趣在活动的主题、组织形式、动手操作、策略灵活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形象化、趣味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讲退位减法时,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扮成售货员与顾客,通过买铅笔来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又如“铺地砖”,把枯燥的面积计算融入了家居的设计问题中,学生认真热烈地商量如何选地砖,又如何设计得合理,讨论中他们的情绪是兴奋的、高涨的,一直处于思维的积极状态。

三、数学实践活动是应用中的数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应用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我家住()楼,每天下楼要走()层楼梯,爷爷家住()楼,每天下()层楼梯。学生独立练习后进行反馈交流,对于住5楼走4层楼梯的答案感到疑惑不解。这时,我让学生亲自走一走,学生通过从3楼下到1楼,又从1楼上到4楼,真正理解了走楼梯的计算方法。在“观察物体”一课时,设计了猜一猜、认一认、拼一拼的活动,来达到观察物体的方法。当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来帮助理解数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技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在活动中学生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获得的技能也可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生活经验积累多了,应用能力也随之增强,真正体现了知识-应用-知识这一良好循环。

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懂得交流、合作

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景之中,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因此,在活动中,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才产生碰撞。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观察物体”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小恐龙情景图,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们在充分观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理解了不同方位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实践活动中的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学生就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以外的其他人进行调查、访谈,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或开启自己的思路,以求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数学实践活动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认为在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在课上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马上注意力就被吸引来。从而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在活动开始应说明具体的要求

在设计一个数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要求学生干什么。如在让学生观察小猪储钱罐时,不是盲目的看,而是让学生按要求把小猪储钱罐放在桌子上,每组的1号、2号、3号分别按前、后、侧三个方位坐好,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通过活动,应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项以及哪一级水平。设计教学时就要紧紧围绕该目标,使活动的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以便于组织教学,使较多的学生达到这一节课的学习要求。.

(3)组织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一节课仅40分钟,学生对这样的活动积极性很高,要想使每人都参与活动,必须分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活动的时间。分组活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小组长可学会管理,全组其他学生可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使学生从数学活动中学会知识、学会做人

(4)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

既然教师在设计这节课的活动是有意识地定向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活动结束之后,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达到让你所期望的目标。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启发策略,让学生在他们的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个具体的操作上。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始终突出“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倡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经验进行学习,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更全面地发展。

上一篇:高中化学成绩提分的六大策略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