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增高探讨

时间:2022-03-23 12:49:52

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增高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出现的血清高水平肌酸激酶(CK)活性的机制。方法 对2013年1~10月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检测值大于800 U/L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现肌酸激酶检测值大于800 U/L病例375例,平均值为1384 U/L,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为主。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可能与精神疾病的某些症状有关联。

关键词:精神疾病;血清肌酸激酶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0月在本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检测值大于800 U/L的精神病患者,临床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排除标准:伴发肌肉、骨骼、心肌、脑部的器质性疾病,采集标本时,心电图检查异常者,肌钙蛋白I(CnI)检测异常者。

1.2方法 患者于入院时采集空腹静脉血4ml,30min内分离血清,检查无溶血、黄疸和脂血后,采用速率法按照操作规程检测CK,仪器为日本TOSHIBA公司生产的TBA-120 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和标准液为日本Sysmex公司提供,质控品由英国RANDOX公司提供。本实验室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生理参考区间为21-232 U/L。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高CK活性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2013年1月~10月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清CK>800 U/L的患者共计375例,其中男性263例(70.1%)、女性112例(29.9%);年龄(37±15)岁,其中60岁16例。

2.2高CK活性数据分布 所有CK>800 U/L的患者中,800~1000 U/L 79例,1000~2000U/L 192例,2000~3000U/L 75例,>3000 U/L 29例,平均值为(1384±281)U/L。

2.3高CK活性患者病种分布 375例高CK活性患者中精神分裂症146例(38.9%)、情感性精神障碍117例(31.2%)、其他(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分裂样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老年痴呆、厌食症等)112例(29.9%)。

3 讨论

CK的升高,反映肌纤维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程度,但CK升高的详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由于不同类型肌病的发病机制、累及的肌群、病理变化过程以及临床表现不同,CK的升高程度也不同,因此CK升高与否以及升高程度对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在工作中常发生精神病患者的血清CK活性升高,为此对2013年1月~10月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清CK>800 U/L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关于精神病患者肌酸激酶升高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精神运动性兴奋时,血清CK显著升高[2-4]。也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CK活性的生物学改变是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相互调节作用的结果[5]。

有作者[6]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血清CK及其CK-MB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K、CK-MB活性最高,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交感神经活动趋于正常,此外患者的肌肉活动也随之减少,CK及CK-MB活性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CK升高的精神病患者很可能伴有肌肉的微损伤,精神患者的兴奋攻击行为可能与血清中CK活性升高有关,CK活性有可能成为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患者生物学标志之一。这都给了我们一个提示:精神患者血清CK升高的原因很可能是患者的攻击(激越)行为造成,也就是说其升高的CK来源于肌肉组织,主要是CK-MM[7]。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此观点,但是还缺少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婧娴,韩春锡,廖建湘.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测定在诊断骨骼肌疾病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83-85.

[2]刘丽,王焕林.肌酸磷酸激酶在精神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6):374-376.

[3]董芳青,孙其富,张丽君.肌酸激酶受精神分裂症症状及药物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8):2312-2314.

[4]行养玲,杨旭,郭娟,等.精神分裂症兴奋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3):157-158.

[5]彭红军,孟宪璋,龙英,等.客体关系量表在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410-2412.

[6]黄邦锋,卓妙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39-40.

上一篇:BD密闭式安全型留置针在乙肝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