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设计研究

时间:2022-03-23 08:51:13

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绿地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的道路是一个城市的框架基础,城市道路的绿化水平不仅仅反应了城市的整体面貌,也体现出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地的系统不仅仅服务于城市,更重要的是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健康、美丽和卫生的生活环境,其次重要的是它在改善城市气候、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丰富城市景观面貌、构建和谐生态型城市交通系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年园林事业推动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力度,园林部门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这一重要发展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很多城市都建成了林荫大道,这样既实用又美观,同时也满足了城市道路绿化要求。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道路绿地,绿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有很多种组成要素,有山、水、植物、建筑等。但是这些要素无论怎么的组织和结合,都要在一定空间基础之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的形成,组成了整个园林景观形式和性质的先决条件。地形作为景观布局实现的先天客观条件,决定着城市景观的性质和走势,以此为基础的景观道路分布将体现园林设计者的思想与妙处。而将依托于景观地形走势,贯穿于景观道路分布的中间因素—绿地设计,则成为优秀结合二者的纽带,构成整个城市园林景观体系。因此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研究对象,对提升整个城市景观形象有着巨大价值。

本文通过对园林设计理论的梳理和研究,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的绿地设计这一具体的问题出发,力在充分探讨园林设计理念与城市景观功能的多个面向,从而以这一局部的探讨引发关于现代城市景观在功能性与欣赏性之上的哲学、美学层面的思考,为更好的应对关于当前中国城镇景观“浅质化”、“同质化”、“表象化”的理论质疑提供有价值探索。根据以上研究背景,笔者主要从园林设计基础理论出发,对园林的地形布局、组成要素和绿地的理论梳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园林绿地进行系统研究,使城市园林景观发展符合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多方面要求,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2. 城市园林景观布局的基本设计要素

城市园林景观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和人为形成的地形地貌,同时附加植物和建筑而成的景观空间。这种环境本身就是多种构成要素的结合体,在园林景观整体的设计和规划当中如何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对某种具体类型的园林景观而言,如何采用相对应的园林设计要素和某种设计形式将成为决定园林性质的先决条件。在形成相互关系的同时也就有了园林景观的秩序性,而这种秩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进行协调,也就是说园林景观的设计其实就是“有法无式”,但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具体的形式和类型的确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2.1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适应性规范

城市园林景观在空间都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性质,但在此前提下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断提升,它对周为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园林景观在环境的支撑下要与所在空间内部所有事物有直接性的判断,就必须和周围环境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中,要考虑环境适应性这一重要因素,园林景观与外部的协调关系也同样制约着园林景观内部景观功能性的划分,在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依据内部各自不同的属性进行划分重组,因此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形式必须要服从和适应空间周围的环境。

2.2 城市园林景观观赏性与艺术性规范

城市园林景观就是为利用和展现内部各组成要素,来体现出它具体的感性物质,通过一定的思维组织来进行相对应的审美活动,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也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审美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组成要素构成完整的景观实体,遵循一定的观赏性原则,按照艺术形式下的构图,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城市园林景观。具体的城市园林景观形象就是——景,它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产生出一定的审美思维,园林本身的创造形式就是在创造艺术,利用符合具体要求的艺术原则开展思维,无论任何形式下的园林景观都是要求功能和形式,艺术和科学以及生活美的有机结合。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都是要在同样的要求下进行,二者缺一不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2.3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性规范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各方面的社会压力,环境问题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来,并随着时间而不断的恶化,环境问题也就越来越平凡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近些年,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城市和与自然和谐共生诸如此类主题的思想也不同程度的在深化,其中生态问题尤为突出。研究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学科领域也不断成为了热点话题。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和分析园林景观中设计要素与环境的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做扎实的理论指导。

3.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基础研究

道路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样道路绿地也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优美的城市景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前提下,对城市道路绿地进行设计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提炼和总结。是认知因素影响下对艺术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互相融合的再创作,城市道路绿化所呈现的模式和意境,见证了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精神气息的升华。道路和建筑上都是比较单一硬朗的景观元素,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就会利用植物来对景观进行艺术软化,也就是所说的材料软化,植物绿化的可塑性就会变得非常高,所以说这是任何材料都无法取缔的。道路绿地不单方面的考虑功能性,同样也要考虑与现代城市发展步伐的一致性,视觉效果要不断的改善,并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其他构成要素互相协调,力争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城市绿地景观。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要统筹考虑,因此城市道路绿地有以下几项原则。

3.1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城市发展初期开始就和交通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样道路绿地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重要功能的体现。现代城市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一般的城市交通都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居民居住区内部道路等,在城市地理、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每个城市区域下都会形成特殊的道路网,这个复杂的道路网是由不同社会性质与城市功能所组成的。在一般大城市中,都附有高速道路系统、交通干道系统等。根据交通目的的不同,不同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要素要求也不同,道旁的建筑以及绿地小品都必须符合道路的实际特定。在城市交通干道和高速路的景观元素都必须考虑自身实际的存在意义,机动车的行驶速度等重要因素,在道路绿地的尺寸和存在方式上都要对速度进行分析和考虑。在商业街的绿化上也要考虑实地的需求和服务性质,如果在商业街的绿化带里种植比较枝叶茂盛的树种,那么就会影响商业街的繁荣。再比如居住区的道路绿化与城市主道路的绿化,由于自身的功能性和道路尺度的不一致,在居住区内种植过高的树种会遮挡低层楼房业主的采光。因此,在城市不同区域绿化种植的树中,在高度、树形、种植方式上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城市主干道的绿化需要追求丰富性和多变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道路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装饰性和功能性。

3.2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的生态功能

在道路绿化中对城市环境最为有效的就是改善城市地域小气候,植物的滞尘与空气的净化功能在道路绿化中都能够得以发挥,同样在降温遮阳、防尘减噪等生态防护功能上,道路绿化都起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城市景观中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道路绿化的植物一般都是以乔木为主,结合不同的地域条件也会利用灌木和地被植物互相搭配,把人工植物进行合理群落分配与布局,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而且还可以促使城市道路绿地与城市园林景观多层次的发展和融合。

3.3道路绿地规划与城市发展相统筹

城市道路绿地的设计要严格符合道路交通行车的相关规定和原则,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能遮挡行车驾驶员的视线,更不能遮挡交通指示标志,也就是所谓的行车净空要求。在一定道路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车辆运行空间里不能出现树干影响机动车通行。与此同时还要利用道路绿化起到隔离、遮挡、通透等交通组织功能作用,以此来布局合理规范的道路绿地。在城市道路绿地中的植物要和市政公共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应该长远的分析和考虑,合理的统筹布局道路绿地植物生长空间和公共设施的空间距离,这样才可以保障树木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保持健康的生长姿态和有效的生长周期。道路绿地的设计和规划要与道路附属设施合理统筹,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然后对整体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证,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出道路绿地应发挥的作用。

3.4道路绿地与城市园林景观要素协调统一

道路绿地是由很多景观元素组合而成的,城市道路绿地应该和城市道路中其他的景观元素相协调,单纯的考虑道路绿地的话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道路绿地的设计应该符合美学原理的要求,现代城市道路环境大多都比较雷同,通过植物绿化方式可以改变道路绿地的基本特征,区分出道路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城市景观中的绿地被人们关注的更多。随着现展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提高,道路的连续性要求开始不断增强,而绿地的植被种植则有助于这种连续性的提高,有利于加强道路的方向感,从纵向分隔使道路使用者产生距离感。

3.5 道路绿化设计的协调

发展道路的绿地设计与建设都应该考虑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因为道路绿地景观植物的生长性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的,道路树木从种植开始到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一般情况下都需要 10 年左右的时间,因此道路绿化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对植被经常更换和移植。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都要进行有计划,合理的组织周期安排,使其尽可能的发挥应有的功能,让道路绿植健康的成长同时,又能展现出较好的绿化艺术效果。总而言之,一个理想的城市景观环境需要合理的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道路绿地功能的全面性、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关系的协调性、景观的丰富性以及管理的科学性,以此来创造出一个宜人宜居、生态环保的城市景观。这样不仅会使城市景观更加完善,也会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空间生活质量,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魏娜,赵晓旭.谈城市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J]. 华章. 2011(20)

[2] 胜.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探究[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7)

[3] 冯蕴倩,韩伟.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1(09)

[4] 龙娟红.浅析人类城市园林景观设计[J]. 现代园艺. 2011(09)

[5] 陈清硕.城市森林:生态市建设从理想到现实的载体[J]. 中国名城. 2011(06)

上一篇:城市规划中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应用浅析 下一篇:阐述建筑结构设计中对称美法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