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之储位分配逻辑

时间:2022-03-23 08:41:33

浅谈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之储位分配逻辑

摘要: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仓储物流已经成为物流系统的核心之一,是企业物资流通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合理的对仓库进行储位分配优化就是一个相当值得研究的课题,它可以缩短货品出入库移动的距离、减少作业时间、能充分利用仓库的储存空间,以提高效益。

关键词:仓储物流;储位分配;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2-0000-02

Automate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Storage Allocation Logic Study

Xiong Ga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Chengdu610036,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warehousing and log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re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terprise material flow in the supply chain.And reasonable for the warehouse storage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is a very worthy of study,it can shorten the goods out of storage the distance traveled,reducing operating time,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warehouse storage space, to improve efficiency.

Keywords:Warehousing logistics;Allocation of storage spaces;Basic principles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对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自动化、市场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深化,使得仓储成为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仓储系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合理的对仓库进行储位分配优化就是一个相当值得研究的课题,它可以缩短货品出入库移动的距离、减少作业时间、能充分利用仓库的储存空间,以提高效益。

一、储位分配的基本原则

储位分配是指在储存空间规划设计后,将货位按一定的方式和原则分配给货物储存。在储位分配中必须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相应的实际分配模式。

1.产品相关性原则产品相关性大的,通常会被同时订购,也就是同时进出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为缩短拣货时间和搬运路径,并简化清点工作,可以将其尽可能地存放在相邻位置产品相关性大小可以通过订单上反映的信息分析出来。

2.以周转率为基础的原则根据商品在仓库存放的平均时间确定其周转率大小,存放的平均时间越短,周转率越大,再按周转率大小排序,然后将排序结果分段或分列。将周转率大的商品储存在接近出入口处,周转率小的商品存放在远离出入口处。

3.以商品特性为基础的原则以商品特性为基础,即将同一种货物储存在同一保管位置,产品性能类似或互补的商品放在相邻位置。

4.先进先出的原则先进先出即指先入库的商品先安排分拣配送,这一原则对于寿命周期短的商品尤其重要,如食品、化学品等。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必须注意在产品形式变化少,产品寿命周期长,质量稳定不易变质等情况下,要综合考虑先进先出所引起的管理费用的增加。而对于食品、化学品等易变质的商品,应考虑的原则是“先到保质期的先出货”,一般在保质期到期前大概3个月就必须考虑退货或折价处理。

5.商品体积、重量特性原则在仓库布局时,必须同时考虑商品体积、形状、重量单位的大小,以确定商品所需堆码的空间。通常,重大的物品保管在地面上或货架的下层位置。为了适应货架的安全并方便人工搬运,人的腰部以下的高度通常宜储放重物或大型商品。

二、以某图书物流中心为例分析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储位分配逻辑:

货品入货验收时以一个商品本次验收总量扣除直配量后的余量作为入库的数量,该数量按照如下逻辑顺序进行指派储位:

1.最优先逻辑:

根据储位分配规则,设计系统的储位分配逻辑如图1.

图1

a.判断该商品是否有绑定储位,如有绑定储位,则全部无条件指派到绑定储位;

b.该商品是否有拣货储位,如有拣货储位,则指派可入库量到该拣货储位;

c.该商品物流分类是否是异形,如是异形,则只能指派到异形储位(异形的储位的物流分类设定值为异形的前两码);

d.该商品是否有返品预派量,如有预派量,则优先按照预派量指派储位(预派量只针对返品验收时使用)。

2.商品在入小量区逻辑:

商品在小量区的储位指派逻辑如图2.

图2

a.按照业务类型确定可以入小量区的量和是否指派拣货储位:可以入小量区的量=该商品对应的业务类型能指派到小量区的最大件数―该商品在小量区已有库存量;

b.判断该商品可以入小量区的总量后的余数是否≤尾数(余数=本次入库总量―可以入小量区的量),如余数≤尾数则一并指派入小量区,则:入小量区的总量=可以入小量区的量+符合条件的尾数;

c.按照该商品所属物流分类确定储位范围:只能指派储位属性中物流分类与商品一致的储位;

d.按照入小量区的总量确定储位的级距范围:只在级距范围对应的储位中寻找储位;

e.如可以指派拣货储位则优先指派拣货储位,如不能指派拣货储位则直接指派保管储位;

f.按照一个商品可以占用储位数的参数确定储位个数;

g.优先指派原有库存储位:如原有库存储位容积已满则指派新储位;

h.如没有库存则优先指派空储位,如各分区均有符合条件的空储位,则依照分区顺序每区轮流指派一个商品,如没有空储位则优先指派本级距范围内容积空余最多的储位,但是不能超过该储位品种数的限制;

i.商品指派进储位时数量的计算:指派数量=(该储位的最大容积×该储位的空隙比―该储位已有品项的总容积)÷该商品每本的容积;该商品指派进该储位后,如还有余数,按照余数上下限的参数,判断是否指派到该储位;

j.如小量区全部符合上述条件的储位均没有,则依照分区顺序取每区最后一个储位轮流指派一个商品。

3.入中量区逻辑:

a.按照业务类型确定可以入中量区的件数和是否指派拣货储位,可以入中量区的量=该商品对应的业务类型能指派到中量区的最大件数―该商品在中量区已有库存量;

b.判断该商品可以入中量区的总量后的余数是否≤尾数(余数=本次入库总量―可以入中量区的量),如余数≤尾数则一并指派入中量区,则:入中量区的总量=可以入中量区的量+符合条件的尾数;

c.按照该商品所属物流分类确定储位范围:只能指派储位属性中物流分类与商品一致的储位;

d.按照入中量区的总量确定储位的级距范围:只在级距范围对应的储位中寻找储位;

e.如可以指派拣货储位则优先指派拣货储位,如不能指派拣货储位则直接指派保管储位;

f.按照一个商品可以占用托盘数的参数确定储位个数;

g.优先指派原有库存储位:如原有库存储位容积已满则指派新储位;

h.如没有库存则优先指派空储位,如各分区均有符合条件的空储位,则依照分区顺序优先指派一个分区的储位,直到该分区已没有空储位再指派第二个分区。

4.入大量区逻辑:按照业务类型确定可以入大量区的总,余量则直接指派入立。

三、结论

本文根据自动化仓储系统中储位分配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实际仓储操作的一些特点,分析在仓储入库验收时的储位分配逻辑结构。储位分配只是分析设计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一个点,当今物流业需要的是构建一个能使仓储物流管理自动化、高效化、及时性得以合理实现的信息系统,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仓储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马永杰,蒋兆远,杨志民.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仓库的动态货位分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3):415-421

[2]胡列格,胡建国.配送中心储位分配决策方法的动态研究.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第20卷第2期

[3]王晓东,胡瑞娟.现代物流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王尧.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0

[5]刘建华.物流管理系统的B/S结构实现[J].信息技术,2006,(5):165-169

[6]张伟,吴超华.基于WEB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59-60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探微 下一篇:信息化机房建设理论与实践